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在乌克兰地缘政治、美国非农数据、欧英利息会议等多重因素作用下,铜价深度下跌,释放了大部分风险。但供需恶化尤其是中国因素减弱,以及乌克兰局势不明朗,铜价短期仍难言乐观。
宏观风险尚存
受2月份美国非农数据远好于市场预期的影响,贵金属市场大跌,沪铜几乎触及跌停。乌克兰地缘政治正逐步走向恶化,随着克里米亚议会投票一致同意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后,3月16日将进行全民公投,决定是否留在乌克兰还是加入俄罗斯。如果公投入俄,美欧俄之间的利益冲突将升级,风险敞口也将随之扩大。
中国因素减弱
自去年11月至今年1月,由于我国大量的融资需求,精炼铜进口持续徘徊在高位,库存也相应上升。据不精确统计,保税区库存已高达75万吨,上期所指定交割仓库库存也有20.7万吨。由于沪伦铜比值已跌至7.0附近,加之人民币连续贬值,前期进口铜持货商纷纷急于换现,现货供应和出口供应十分充足。
由于冬季低温及春节假期因素,去年11月至今年2月便成为铜市场的消费淡季,消费企业的采购意愿普遍不强。同时,精铜大量进口,使得市场供应充足,能否消化过量精铜还看3、4月份的消费情况。通过我们对广州地区的加工企业进行调研得知,加工企业呈现两极分化,铜管企业开工及订单最为理想,电力通讯加工企业相对较好,而其余加工企业则显得大不如前。上海有色网的调研也印证了这种观点,3月铜管及电线电缆开工分别为77%和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