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稳定高效的动力源(11.38, -0.12, -1.04%)是提升汽车性能的关键。在国内销售的Model S车型上,特斯拉使用的是松下提供的镍钴铝三元电池。作为一款应用于笔记本、电动工具等领域的成熟产品,镍钴铝三元电池不仅工艺成熟,能量密度高的特性使其可以给电动汽车提供充沛的动力。
比亚迪采用的则是自主研发的磷酸锂铁电池,它的优势在于热稳定性很高,不过,相对于三元锂电池,其能量密度稍差,这导致在重量相同的条件下,其续航里程较短。
“特斯拉Model S是一款不错的车,不过电池材料、电机技术不一定是最先进的。”比亚迪副总裁、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罗红斌认为,与特斯拉相比,比亚迪在未来的竞争中并非完全处于劣势。
比亚迪的底气来自于不断进步的动力电池技术。一份2013年年初的研究报告显示,特斯拉钴酸锂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70wh/kg,而比亚迪F3DM混合动力车的数据为90wh/kg,二者性能相差近一倍。罗红斌介绍,“随着生产设备和工艺的提高,我们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目前已经逐渐提升到了135wh/kg。与此同时,磷酸铁锂电池一致性也明显提高,目前我们可以做到30毫安的均衡电流。”
一位业内专家指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核心的电池技术更是不断进步。特斯拉用镍钴铝三元电池取代钴酸锂电池,增加了热稳定性,并提高了能量密度。未来,比亚迪、天津力神等企业如果能够解决磷酸铁锂能量密度、一致性和低温性能等技术瓶颈,有可能让其成为更稳定、循环寿命更长的电动车电池。
提升安全性各显神通
近日,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加拿大多伦多的一个私人车库中,一辆购买刚刚四个月的特斯拉Model S发生了自燃并起火。特斯拉公司在声明中解释称:“在任何情况下,所有的汽车并非能完全杜绝火灾,因此所有的汽车厂商都必须应对燃烧事故。”而早在2013年,特斯拉就曾陷入到安全性质疑的漩涡中,三辆特斯拉电动车先后发生与锂电池有关的燃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