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的“成本”
过去一年多,IPO重启再三落空,令排队公司的上市成本远超承销保荐费用的范畴。
国信证券投行部负责人刘兴刚介绍,拟上市公司从股改、上市辅导、环保核查,到向证监会递交材料、进入IPO审核程序的一系列过程中,股改和上市辅导总计需要3至6个月,股改费用约为50万元至60万元,辅导费20万元到50万元不等。
而这些显性成本只是公司上市费用的一小部分。“上市并非易事,成本不低,隐性账单上的数字尤为庞大。”刘兴刚称。
按照IPO暂停前的经验,企业从股改到上市发行,最快需要1至2年时间。可实际情况是,耗时3年以上仍未发行的企业比比皆是。刘兴刚认为,在显性的发行费用中,小盘股的中介费最高会占募资总额的7%到10%,大盘股一般是1%到2%。而隐性成本则是企业决定是否上市时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如果公司没有成功上市,这部分隐性成本基本无法收回。
上市的隐性成本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个便是税款。企业决定要上市后,首先要补缴所欠税款以满足上市的规范性要求,若把报告期3年欠缴的税全部补齐,耗资有时会达到几千万元甚至更多。之后,补缴社保和公积金(五险一金)的规模有时也能达到几千万元。
“从前段时间撤材料的情况也能看出,很多公司并不是财务作假了,而是耗不起了。可能公司所处行业不景气,加上在等待的四五年内,相比不想上市的企业来说,排队公司每年多缴的税、社保等各种成本可能要多出2000多万元,累积四五年就已经有一个亿了。而同业的没有上市计划的企业,日子就过得舒服一些,至少困难会小很多。”北京一位不愿具名的保荐人表示。
一位刚刚拿到上市批文的某公司高管表示,为满足上市的财务门槛,公司需要连续几年实现盈利增长,有的企业为了让数据“更好看”,每年都要缴几千万元的税款,而且所缴税款需要逐年递增。为此,一些筹备上市的企业甚至咬紧牙关借钱缴税。
关键是,这些补缴的税款及社保等费用,不能像承销保荐费用一般,因为上市失败而收回。而且由于企业改制后运作相对规范,未来即便合理避税也困难了许多。
上市的隐性成本还包括公关费用以及投资机构招待费等等,随着IPO等待期的无尽延长,这些隐性成本都在不断叠加。这部分费用有时可以打包到券商的承销费中,但大多数情况下是老板个人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