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智慧城市建设已经在管理、能源效率和移动性三个方面构建了商业模型,但这是正确的方向吗?
韩国首尔很早就在城市建设中应用了智能技术。
如果你想知道智慧城市现在发展到什么程度,看看首尔就知道了。韩国是世界上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首都首尔很早就在城市建设中应用了智能技术。
上周在巴塞罗那举行的智慧城市博览会上,首尔市政府前首席信息官Jong-Sung Hwang发布了一条消息:首尔正在尝试捕获实时交通数据。多年来,首尔为了将传感器嵌入到道路基础设施中,共投入了数百万美元的资金。
Hwang 说:"但我们失败了一次又一次。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得到的交通信息并不准确,我们根本无法使用这些信息。但是在2012年,我们给城市里的25,000辆出租车安装了应用GPS技术的卡片配对支付系统,实现了我们长久以来的愿望,即低成本、高效率地为首尔提供实时交通信息。"我们现在可以通过智能技术,在不改变城市基础设施的前提下解决问题",Hwang说。
然而,对于一个在全球范围内价值4000亿美元的智慧城市产业来说,嵌入式传感器创造的价值要远比分析现有数据创造的价值多。虽然市民通过智能手机提供数据有力地证明了最近几年智慧城市的发展情况,但在世界博览会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认可这一说法。
Citycise 的首席运营官Ana Cocho Bermejo 说,"社会"这个词让许多投资者避而远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们一直认为城市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当前拥有商业模型的智慧城市产业都与管理、能源效率、移动性这三个方面有关。但社会创新和社会参与这一部分,他们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做一个商业模型……(市民)提供数据,我们再反馈给大家信息,其实我们可以关闭这一循环,让市民为自己服务,改善自己的日常生活。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一改变的发生。Virium Helsink论坛的项目经理Hanna Niemi-Hugaerts,帮助芬兰首都建立了一个Open311 应用程序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