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一位高压线路带电作业人的二十九载生涯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国家电网报    2013/11/22 10:55:57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我是福建莆田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高压带电作业班的吴健仁。1984年,18岁的我分配到了莆田供电公司输电岗位工作。1988年,我就与带电作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组建带电作业班时,大家“闻电色变”,有人说:“谁干这行工作?今后连对象都没地方找!”但我迎难而上,成为莆田市高压线路带电作业的第一人。

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直接用的电压等级是220伏、380伏,220千伏电压是民用电的1000倍。我每天的工作地点是在带电的导线上,在几百千伏的电场里与高压电进行最近距离的“对话”,为的是让客户不受停电之苦。高空作业,置身电场,直接与这么高的电压接触,需要有极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要胆大心细,不容许出现任何纰漏。高压带电作业可以说是集“险、难、苦、累”于一身,被称为电力行业中的“特种兵”。

莆田电网所辖的90多条1300多千米的高压输电线路遍布在高山峻岭、悬崖峭壁间。这些线路是保障正常供电的主动脉。输电铁塔大多在高山上,许多作业地点无法通车,需步行几小时方可到达,有时两三个小时的活,路上来回得奔跑两三天。任凭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只要有任务就得上,而且全是野外露天作业。我们常常要负重10多公斤,爬到好几百米高的山顶干活。铁塔最高的达80多米,有三十多层楼高。对一般人而言,爬到这么高的地方会头晕目眩,而我们还要进行精确的线路作业,有时候挂在半空中一干就是几个小时。

由于要和220千伏的带电体绝缘,进入带电区域时需要穿戴封闭式的屏蔽服。以往,屏蔽服是用铜丝和棉织布料制成的,密不透风且笨重。在炎炎夏日里,干完活下来,班员们浑身上下就像用水洗过。在高压电场里,皮肤裸露的地方,感觉就像是被蜘蛛网粘住似的,又痒又麻。

二十九年来,我就是这么风风雨雨地走过来的

记得莆田地区第一次带电作业是1988年3月18日,我一个人爬到60多米高空完成。当时场面很壮观,地面上密密麻麻站了很多领导和同事。能不能成功,所有人心里都没有底。医院的救护车在一旁待命。当我从铁塔上下来时,现场掌声雷动。当时,领导还特批了200块钱,犒劳我们班组。这是莆田电力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至今我还珍藏着当年报道此事的《湄州日报》剪报。

我刚成为线路工那会儿,交通条件差,出去巡线坐的都是东风或解放牌的大卡车,每天要来回颠簸一百多千米。遇上较大型的检修维护工作,还要长期驻扎在深山里。这些我们早习以为常。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