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安全实施带电作业,作业工具是关键,虽然当时我只有高中文化,但我下决心研制各类作业工具。我把班里的技术书都看遍了,又到处借书看;工作中遇到不懂的事儿,就向身边的技术人员请教;学习中有好的体会和想法,就赶紧记下来。许多人觉得带电线路工只不过是一线工人,是靠力气吃饭的,不需要太多文化。我认为这是老观念。电网发展是要走智能化道路,输变电带电作业是电网核心技术之一,更需要靠知识与创新来提高效率。多年的实践,让我也悟出了一个道理:大量的创造就来源于工作、生活中的需求。所以,只要有心、用心,大家都可以创造、创新。
2004年以来,涵江变电站出现多起因台风引起的螺栓严重磨损的重大安全隐患。我多次现场勘察、拍照取样、整理研究,经过深思熟虑,我大胆提出了对220千伏阻波器悬挂金具及绝缘子的设计及改造措施,并组织进行改造。经过改造,这一隐患得以消除。
2009年,在湄洲湾火电厂主要送出线路220千伏湄石线路上运行已久的直线型合成绝缘子需要更换。由于该线路绝缘子横担端头结构与常规不一样,需停电才能进行。我仔细分析结构设计,多次与有关专家沟通,还与修理自行车的师傅交起朋友、探讨加工细节,并利用废旧铁件,自行加工。经过十多个通宵攻坚,只用不到200元的成本,就制作出专用辅助横担卡具,成功对该线路部分绝缘子串进行带电更换。若找厂家加工,费用要上万元。带电更换绝缘子串,不仅能节省大量工作时间,经济和社会效益也相当可观。
多年来,我成功参与研制出10多项实用性强的工具,获得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项目奖5个,有2项研制工具还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专利,并在福建全省推广。连续四年获得“6˙18”海峡职工创新成果展金奖。
我们班组除了承担莆田全市所有输电线路带电综合维修,还承担38个变电站的带电维修任务。莆田地处沿海,最危急的是每年台风来临时。我们总是顶风冒雨,一马当先忙抢修,全力确保电力设备安全抗台风防汛。
记得那年“圣帕”超强台风来袭,地处风口的220千伏涵江变220千伏涵迳I路251线路300多千克的阻波器与绝缘子连接处脱落,悬挂半空,如果掉落,下方运行设备将会严重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