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对自己的产品一直非常有信心,国内客户的良好反应在他的意料之内。但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竟然引起了国外客户的关注,一天,有两个美国人来到力高,要找徐明谈合作,他还纳闷力高刚创业不久,什么时候传到外国人的耳朵里了呢?后来才知道,是国内一位知道力高的业内人士跟国外的朋友聊起了力高的技术,没想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美国电动汽车上市企业Xtreme Green公司竟真的派了两个人来到合肥,想看看力高的产品能不能给他们将要提供给美国白宫的200辆电动摆渡车进行配套。徐明二话没说,搞清楚对方意图以后赶紧找了一个研发团队停下手头的工作,全身心地配合Xtreme Green,为他们制定集成方案。最终,凭着自己的敬业精神和过硬的技术,力高这家中国小企业竟真的被美国大公司选中,其电池管理系统配套在Xtreme Green 的整车上进入美国白宫为各国政要们服务。
接连的好运并没让徐明冲昏头脑。曾经创业并运营过一家上市公司的他非常清楚,无论是工业品的口碑还是投资界的关注都是非常敏感而脆弱的,要让力高变得强大,必须让产品经受住各种挑战。因此,在电动汽车领域取得不俗的成绩后,徐明将产品的应用扩展到了大型储能电站、备用集成电源、矿用后备电源中,如今力高的合作伙伴名单上增加了不少这些领域的知名企业:日产汽车、国家电网、中国移动、华为、中国神华……
但目前,力高电池管理系统的好形势并没有让徐明就此满足,他知道一个产业变革的时代大幕正在打开,力高越受到认可,这大门的吱嘎声就越清晰。在他的计划中,力高绝不仅是一支小型的先头部队,而应该占领这个时代最大的一块疆土。
让汽车“家电化”
“当我们上个月到特斯拉北京的零售店参观时,我的同事感到十分的震撼,他说不是因为这家店独具匠心设在胡同里,也不是因为这款电动跑车外形多么酷炫,而是感受到了一种现代文明。我们打开车的前盖和后盖,你猜看到了什么?”徐明在跟人交流的时候喜欢互动,“电池组?模块化的电控装置?”听了记者的猜测徐明摇摇头,笑了,说:“什么都没有。”
在徐明看来,一直以来人们对电动汽车的认识存在某种误区。
从电动汽车闯入社会和大众的视野开始,它就被看作是一种解决汽车跟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之间矛盾的手段。可汽车又是消费品,单凭节能环保的优点就让消费者买账可没那么容易,所以一开始电动汽车的推广就变成了从政府层面自上而下的推动,大多数车企对电动汽车的研发路线更是定义在了要尽可能经济实惠。一方面成本的考量加大了研发的难度,另一方面又没有既便宜储能密度又高的完美电池从天而降,电动汽车就这样一路跌跌撞撞地陷入了尴尬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