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 10年前,中国新能源行业逐渐走入公众视野并得到了政府的支持,甚至在部分地区新能源项目是与地方政绩挂钩的,新能源项目“遍地开花”,行业进入“井喷式”增长期。但在近3~5年,新能源的产能过剩、贸易摩擦、产品结构不合理、利用率低等一系列问题逐渐凸显,行业整体陷入低迷。
近期,高盛就降低了对新能源行业的评级,因为“此行业投资回报迅速减少,或将进入低迷期。”但一个出发点良好、政府重视、公众关注的行业,为何会落入这般田地?它的前景还值得期待吗?
风能:低迷持续
当前我国已经是全球风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但是下游不景气逐渐传导至上游制造企业,行业低迷态势日渐凸显。
2005~2009年,中国风电行业新增装机容量连续5年保持在8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0年以后,“火热”程度迅速下降,增长率放缓。到2011年,行业开始出现十年来首次负增长;2012年整体进入寒冬,全年新增装机同比下降25%以上。
从企业角度看,在全球排名第二的华锐风电(601558,股吧)2012年1~9月净利润亏损高达2.55亿元,而2011年同期其净利润为9亿元。三一集团风电业务也开始大幅收缩,其在各地的产业园8月就已经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且裁员过半。此外,2012年7月我国风电企业在美国遭遇“双反”,高额关税逐渐致使它们退出美国市场。
究其原因,当前我国风电困境主要表现为:地区分布不合理,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即东北、西北、华北,这与电力主要消费区域相对脱节,需要更加完备的电网建设。眼下,国家已经开始颁布政策推动风电并网,国家电网公司也加大力度解决消纳问题,预计后期仍有内容值得期待。
光伏:进入整合
我国光伏发电近三年迅速进入瓶颈期,企业集体陷入亏损,加上欧美国家“双反”制裁,85%依赖出口的中国光伏行业瞬间失去大量海外市场,行业危机亟待解决,部分低端企业面临淘汰。
2005年我国光伏总产能仅为0.42吉瓦,经过7年“一哄而上”式的发展,截至2012年我国光伏总产能达到35吉瓦左右,能够满足全球的总需求还有剩余。2010年以后,中国光伏行业问题明显,特别是随着不断遭遇来自美国以及欧盟的“双反”诉讼,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受阻,2012年上半年,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128.94亿美元,同比下滑约三成;在2011年,全球光伏产能前十企业全部出现亏损,无一幸免,在这十家企业中,中国就占据了8个席位,亏损比例达到100%;另外,2011年,中国11家在纽交所上市的光伏企业中,有9家陷入亏损,亏损比例达到82%。总体而言,2011年开始中国光伏企业陷入全面亏损。
由于欧盟双反,关闭了大量中国光伏企业的出口大门,中国光伏行业2013年进入前所未有的寒冬,国家开始逐渐出台各类补贴政策,扶持光伏行业走出低迷。预计2013年下半年国内新增装机量将达到5吉瓦左右,即便如此,仍有大量产能无路可销,中国光伏行业进入整合期已经不可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