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谨防东方智慧缺失的智慧城市建设(3)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学习时报    2013/10/11 11:44:50  我要投稿  

远离中国智慧的中国城市病

可以说目前的智慧城市建设,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建设在西方工业化大潮冲击下,亦步亦趋向西方学习的结果。在西方化就是国际化的理念支配下,对西方先进东西的学习演变成了盲目跟从与崇拜,使现代中国城市空间成为来自西方文化、西方规划大势恣意创新与展现的试验场。如果说在此之前,我们只是对西方现代文化的青睐和膜拜,那么目前的智慧城市建设,则是已经上升到对产生这种文化之源的智慧的青睐与膜拜了。按照这个方向演化下去,所谓的智慧城市建设,本质上是一个远离中国文化与智慧之根、失去民族主体性的城市建设。

当代中国城市,不仅开始患上工业化带来的大城市病,同时也患有因远离中国传统智慧留下的诸多病症。

一是阻隔天地之气交流的城市建设,导致的城市高烧病。在中国传统的智慧中,认为人的生命之力,需要从来自天地之气的对流与交换中汲取能量营养,所以居于天地之间的人,所建设的家园,不能干扰和破坏天地之气的交流。然而,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缺乏这样的观念。缺乏透气与渗漏的大面积的地面硬化、河道硬化、远离地面的超高层建筑、完全封闭的超豪华建筑等,阻断了天地之气对流,其结果是,城市不能有效吸收来自天上的太阳能和水,导致了城市空气干燥和热岛效应。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城市居民必须使用空调降温,千家万户空调将室内温度排放到城市空间,又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如此恶性循环的结果是,我们的城市成为一个依靠高能耗来与天地作对的城市。长期下去,隔断天地之气交流导致的城市高烧成为城市病症之一,而且城市越大这种高烧病就越严重。

二是违背风水原理的城市建设,导致了城市气脉不通的阻梗病。在中国传统智慧中,认为不同的地理结构导致风水流动的方式不同、形成的气场不同,会形成人的身心健康的不同影响。这就是流传几千年的中国风水理论。对于中国风水理论存在着两种偏差:一方面,某些地方官员为了自己升官发财,对风水理论迷信之至;另一方面,在现代主流城市规划理论中,风水理论被认为是下三流的迷信之术。其实中国古代风水理论,是基于天地人和谐的科学理论,研究如何充分利用风水携带的能量和信息、地理结构带来的信息和能量为人所用的问题。但是在现代城市建设中,不计成本的大规模投资,纷纷上马的政绩工程就属于严重破坏城市风水的做法。如与人口关系失衡的大广场、大马路,大公园、大体育馆等公共设施,给这个城市带来的不是安全感、温馨的空间感和气场感,而是一种缺乏安全、荒凉的压抑感。不顾城市风水走向形成的高大建筑,导致城市污染物、热能散发不出,恶化了城市环境;不顾风水环流原理而过度整齐划一的建筑,形成气流直行的风道效应,成为对居民健康影响的煞气效应。此外,大规模的人造湖、人造平原,破坏了生态小气候,导致了此地造湖、彼地缺水;此地搬山、彼地干旱的后遗症。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