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深圳比克(CBAK.Nasdaq),这家在美股上市的中国公司,最近在本土因一则《债务重组唤醒中国比克电池》的传闻成为业界焦点。网传一汽集团将为其注资5亿元,成为比克电池第一大股东。不过,时隔5天,比克在官网发布声明予以了否认,“在此背后是否有不可告人的黑幕尚不可知,但已经构成对我公司合法权益的侵害。可以预见,此举足以对不明真相的公众造成误导,使其误信资产重组的传言,并造成无法预计的损失。”
比克的一纸声明将自己划定为受害者,但其股价的突然反弹却让外界一头雾水。“究竟谁是无辜的?谁才是这场闹剧的最终受益者?”
8月12日,即比克发布上述声明的当天,记者致电比克深圳总部,被告知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向前及其公司董秘均出差在外,证券代表也身在美国。在此当口,公司内部无一人可对此事做出回应。
一汽屡被借道
一汽或为比克注资5亿元的消息或来自一年前比克方面的一纸公告。
2012年7月25日,比克对外称,公司与中国一汽集团直属分公司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富奥”)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开发电动车用电池模块及高功率电池产品。但记者日前查询一汽富奥官网后发现,无任何“比克”字样。
记者随后致电一汽富奥,办公室冯姓负责人的回答是“有些消息不可信,你们媒体不能当真。富奥现在根本没在做车用电池,在整车厂没有动起来的时候,我们零部件公司不可能先行。至于研发方面,我们的态度也是稳步跟进”。记者随后又从一汽新能源汽车公司了解到,为该公司插电式电动车和纯电动车供应电池的也非比克。一汽集团宣传部新闻中心主任邵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此事一无所知,从未听说集团与比克接触过。
而比克为华晨汽车和一汽-大众供应高功率锂电池样品一事,一位电池行业的专家给出了答案。“这些都是整车厂为了不甘于人后用来做实验的,量很小,而且有很多电池厂商都在为一汽-大众等大公司做样品。”据了解,除了奇瑞购买了数百组动力电池外,华晨、一汽-大众等与其合作多属于试用,并未形成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