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困网中央
早在3年多前,比克已开始大量融资,甚至打算变卖资产。2011年年初,比克主动接洽了北汽福田,为了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不惜提出让对方控股来接手自己的车用电池业务,但是由于福田汽车已拥有了电池合作企业而作罢。2011年9月,比克再次对外表态,拟融资5000万美元用于扩产车用锂电池。业内人对李向前的评价是,此人不太会卖电池,但是擅长资本运作。
对于比克的未来,一位证券业分析人士称,依据比克现在的处境、结合国际资本唱空中资股的背景,比克退市是早晚的事。
“市场的迅速变化,已经改变了最初投资时的盈利预期,原来的行业高回报率已经不复存在,企业间已转入产业规模和成本的比拼。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比克要想钓到金龟婿并不容易。”中国电池网创始人于清教表示。
其实,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电动汽车商业化推进缓慢造成的恶果已经开始向产业链上游蔓延,美国两大电池厂商Ener1和A123的接连破产重组就是最好的注解。数据显示,2012年末,也就是首轮补贴三年期满之时,中国市场纯电动汽车实际产销量仅1.1万余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还不到1500辆,这与2015年达到政府规划的累计超过50万辆的预期相距甚远。尽管如此,在政策的刺激下,国内锂电池产业的投资热情并未消退,“政策刺激-产能扩张-过剩亏损-政策再刺激-产能再扩张”的发展模式依然在延续。2013年年中,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延长的消息不胫而走,地方政府再次掀起了对锂电池投资的新一轮政策刺激。
一批新的“比克”正在诞生,而老比克们却还不知自己未来的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