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扬满告诉记者,虽然五洲龙推出大部分新能源大巴上面使用的BMS系统都是向独立的BMS开发企业外购而来,但是五洲龙方面已经具备自行开发BMS系统的能力。王扬满透露,五洲龙方面也会考虑在未来推出的新能源大巴上面装配五洲龙自己的BMS系统。
未来的出路
“BMS系统开发界定不清的局面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所处的时期有直接关系。”仝瑞军对此表示,目前电动汽车产业还未能真正进入大批量生产阶段,各汽车公司每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都停留在千辆水平,这时候整车厂为了降低成本而更愿意选择自行研发BMS系统,甚至认为BMS系统只是动力电池的附属品。
仝瑞军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过渡到成熟期,即国内电动汽车产销量突破十万辆的时候,独立BMS系统开发企业所具备的包括系统研发成本、技术积累等优势才会显现出来。
张浩对此也表示,一旦国内电动汽车产销量突破20万辆,BMS系统开发领域将会形成真正独立的行业。
张浩预计,2015~2017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首次达到20万辆。
正是由于动力电池BMS系统只能依附于电动汽车行业而存在,其发展前景也必然受制于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程度。
国泰君安证券新能源行业分析师侯文涛对此表示,从技术角度而言,BMS系统开发更侧重于软件技术,其硬件技术并没有达到足够复杂的程度。这也导致其成本占比整车较少,以及进入这一领域的门槛相对较低。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逐步发展至大批量产销阶段,动力电池BMS行业未来的市场规模确实足够诱人,但是产业发展速度以及未来的市场格局都难以预料。
侯文涛认为,目前行业内独立做BMS系统开发的企业如果能够坚持下去,并持续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其最好结果是在未来凭借BMS系统这一主营业务完成独立上市。然而由于未来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前景难料,这些BMS企业同样也面临被整车厂或电池厂收购,甚至是破产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