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电池管理系统(BMS)行业尴尬的处境:夹缝中求生(3)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高工锂电    2013/9/27 10:54:47  我要投稿  

生存的尴尬

早于2010年推出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中,便提出了2015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销量50万辆的目标,照此计算届时BMS市场规模也将达到50亿元。从那时开始,专门从事BMS技术独立研发的企业陆续在行业内出现。

2010年3月,深圳市科列技术有限公司成立。

这家创始团队由早期华为电气(后被艾默生收购)技术人员组成的BMS企业甫一成立,便赶上了深圳市大运会投放新能源大巴的“好时候”。据了解,当初五洲龙中标的1511辆大巴(以混合动力大巴为主)上面使用的动力电池BMS系统几乎全部都由科列提供。

另外,包括哈尔滨冠拓、安徽力高等数家BMS系统开发厂商也是从2010年前后进入这一领域。

如今,以电动汽车BMS技术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在承受来自电动汽车市场不景气造成营收低迷的同时,也面临着电动汽车厂商自行开发BMS系统,抢夺这块看似前景美好的蛋糕。

“BMS系统是整车厂必须掌握的核心技术之一。”杭州众泰新能源汽车公司副总经理张浩认为,由整车厂自行开发BMS系统具备降低造车成本、监控电池性能、保障整车售后服务等优势。

正鉴于此,众泰集团早于2011年下半年便成立了一家名为杭州市杰能动力的子公司,其主营业务就是为电动汽车开发BMS系统,主打产品包括ABM-BMS主动均衡电池管理系统和FBM-BMS被动均衡电池管理系统。

张浩告诉记者,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杰能动力开发的BMS系统便被用在众泰和康迪两家公司的电动汽车上面,截至目前已经有近2000辆电动汽车装配了众泰旗下的电池管理系统。

事实上,由整车厂自行完成BMS系统产品开发并自行消化的情况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内普遍存在。记者了解到,包括比亚迪、上汽、奇瑞等电动汽车制造商都建有BMS系统研发团队,某些厂商推出的电动汽车则几乎全部使用自家研发的BMS产品。

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电动车研发中心副主任王扬满对此表示,相比较独立的BMS开发厂商,整车厂显然更熟悉电池特性与整车性能。另外,在电动汽车产量较少的情况下,整车厂选择自行开发BMS与外购BMS系统在成本上相差并不明显。因此,整车厂往往会自行组建BMS研发团队。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