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张老师就是一本书,这本书里写满了深奥的能量管理系统(EMS)理论,但这本书却很好读,因为书里面还有许多游泳、乒乓球的插画,书里面有张老师的谆谆教导和耐心解答。”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张伯明的学生这样形容自己的老师。
而张伯明在谈及自己时很谦虚,只是笑着说:“我没啥特点,就是努力呗,踏踏实实做事。自己的科研成果被社会采纳,为社会创造价值,我就觉得特别愉快,特别骄傲。”
“我们这代人不怕吃苦”
张伯明是老三届。1968年,刚刚完成高中学业的张伯明到了农村。“尽管在辽宁省海城县的一个山沟里当了三年‘农民’,但我依然保持着浓厚的学习热情,书本纸笔很少离身。”回想起那段艰难往事,张伯明仍历历在目。
1971年,辽宁鞍山钢铁公司人员短缺,就从农村抽调部分知识青年回城充实工人队伍,张伯明幸运地成为其中一员,返城到鞍钢发电厂做工人。
进入鞍钢发电厂后,张伯明的学习热情愈加高涨,因为随处可见的仪表、器械、线路都是喜欢研究技术的张伯明的“心头好”。于是,张伯明总是利用工作之余做一些自动化仪表方面的小发明,并自学了部分大学课程。
直至1977年恢复高考,从未间断过学习的张伯明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南交通大学电力机车专业。
当时的西南交通大学外迁到四川的峨嵋山地区,条件十分艰苦,“我们这代人不怕吃苦”。张伯明觉得“文革”浪费了10年时间,一有上学的机会就格外珍惜。
大学期间,得益于过去常年不间断的刻苦自学,本科课程对张伯明而言相当轻松。当按部就班的学习无法满足张伯明强烈的求知欲时,他便转而把大部分的精力用于复习考研上,并于1979年下半年顺利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这距他本科入学仅有一年半的时间。
在哈工大,张伯明每天上课近8小时,上晚自习还要熬到很晚,连轴转地学习也完全不觉得累。“那时候真是‘玩命’地、‘发了疯’地学习,在现在的学生看来,那是不可思议的。”
一段时间高强度的学习下来,张伯明进步很快,并于1982年成功考入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成为当时全校招收的8名博士生之一。
经过不到3年的学习,1985年6月张伯明博士毕业并留校,1987年他到英国做了一年多的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