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技术:面向能源清洁化变革
未来,张伯明将继续专注于EMS研究,“没有健全的大脑,人类不能正常行动,电网控制中心没有优良的调度自动化系统、没有EMS这个‘大脑’,电网正常运行也不能保证”。
他的研究将面向能源清洁化变革。“大量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增加了电网运行的不确定性。为保证安全、经济、连续地给用户提供质量合格的电力,需要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全面、有效、快速、复杂的调度控制。”张伯明说。
就在接受采访的当天,张伯明作为首席科学家正在申报一个新的“973”计划项目“面向能源清洁化变革的智能电网能量管理基础研究”。
“我们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才把思路理清楚,刚刚提交了申报材料。”张伯明介绍,如获批准,清华大学将联合国内共12家单位,准备在未来5年完成这个项目。
张伯明说,我国未来智能电网的发展将面临三大挑战:第一,聚纳大规模间歇式可再生能源电源;第二,电动汽车广泛随机接入;第三,保障电网运行的自愈性。靠什么解决?要靠“大脑”、靠EMS。需要开展智能电网能量管理基础研究。需要解决两个科学问题:一是智能电网运行中“源”的协同性问题;二是智能电网运行中“网”的自愈性问题,最终建立起智能电网能量管理的理论体系。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下,开发智能电网能量管理系统,通过能量调控,实现智能电网的安全、优质、经济、环保运行。
“我们研究的智能电网能量管理与传统的有所不同,是面向能源清洁化变革的智能电网,这里面有许多新的挑战。”张伯明坚定的眼神让记者相信,接下来的5年、10年,这位已年过花甲的教授仍将为我国的电力事业孜孜不倦地前行。
张伯明,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IEEE Fellow。长期从事电网调度自动化的教学、科研、开发和工程应用工作,多年来持续推动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发明多项引领调度自动化技术发展方向的关键技术。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还曾获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和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兼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CIGRE中国国家委员会执委、控制中心国际论坛执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