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经济学家成思危几个月前发表对智慧城市的看法时,曾认为:作为一个在工业化中期不断推动城镇化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土地是智慧城市的载体,房地产肯定是支柱产业。
偶然看到这样一句话"现在的城镇化实际是房地产化",换言之,目前的中国城镇化建设依旧是集约型,政府将房地产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法宝",无视市场发展,一味的批地造房,大体上房地产商和政府都能估算出这个过程未来能盈利多少。
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的是,现在中国城镇化市场的确处于一个不健康的发展态势,房地产化日趋严重。但是整个城镇化却正处于高速良性发展的阶段,尤其当下智慧城市的出现,更是为城镇化回归本质多了一层保障。
近几年,一波接一波的限购令、"新国八条",对房地产业而言,一面是高昂的土地价格,一面是被抑制的购买、投资需求,双面夹击之下,住宅市场的辉煌或正过去。而物联网的普及,云计算的便捷,以及大数据的应用,让智慧城市市场也在日渐爆发,可以说这些对房地产商来说无疑又是一个炒金的大好时机。因此,众多房企将目光投向了智慧城市。
7月16日,绿地集团隆重发布"智慧城镇计划",并与IBM、中国电信、思科等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启动成立绿地智慧城市产业发展中心。在此次发布的"绿地智慧城镇计划"白皮书中,绿地提出"将依托强大的房地产开发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能力,实现从房地产开发企业到智慧城市全产业链整合者的战略转型",将打造面向未来的科技智能建筑、搭建智慧城市综合服务增值平台、构筑智慧城市产业生态合作圈。
据了解,在新型城镇化的倒逼下,房地产企业都琢磨如何成功转型,摆脱掉简单粗放的买地卖房的传统形象。转型似乎是每个行业走进困境的必然选择,这是一种智慧的战略选择,也是一种困难重重的发展方式。但是,扭转陈旧的生存方式,寻找新的商业机会毕竟不是件易事。
自智慧城市发展以来,就与房地产有着脱不开的关系,业界对"概念地产"更是嗤之以鼻。此番,绿地集团借智慧城市转型又能否引发"口水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