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为还原拟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剔除严重粉饰业绩、业绩下滑严重的拟上市企业,解决800余家企业排队候审的IPO“堰塞湖”问题,中国证监会在今年初正式启动了“史上规模最大”的IPO财务核查专项行动。
经过1-3月份的企业自查,4-6月份前后两轮的证监会现场抽查,目前,该项行动已基本结束,累计有268家企业(不含去年12月28日终止审查的遵义钛业)撤回IPO申请,天能科技、天丰节能、新大地生物等3家企业被立案稽查,平安、民生、光大、南京等4家保荐机构被暂停受理IPO材料。
268家拟上市公司进入终止审查,“暂别”IPO
在这268家“终止审查”的拟IPO企业中,拟登陆创业板企业有134家,欲冲击主板和中小板企业共135家。
本站统计发现,在第一轮自查阶段中,有162家企业主动撤退,且主要集中在创业板,因为创业板对业绩增长有明确要求;在第二轮现场抽查压力下,又有106家企业被迫终止,且主要集中于主板、中小板市场,其中不乏业绩造假和存在上市硬伤的公司。
从企业终止审查前的审核状态来看,中止审查是问题企业的“避难所”,共115家企业直接从中止审查进入终止审查,还有14家企业已经披露招股说明书。值得关注的是,河南裕华光伏新材料、宁夏日晶新能源装备、江苏斯菲尔电气、北京东方道迩信息技术等4家早在去年已通过发审会审核的拟上市公司也难逃折戟命运。
从行业分布来看,农业类、消费类、制造类、医药类企业是终止审查的“重灾区”。比如安溪铁观音、雪龙黑牛、宏辉果蔬、秦宝牧业、顺峰饮食等农业企业;富贵鸟、拉夏贝尔、江苏云蝠、千禧之星珠宝、艺华珠宝等消费类企业;福建归真堂、中信国健、曲靖博浩、广东众安康、上海杰隆等医药类企业,都没有逃过撤退的厄运。
从地区来看,撤退企业最多的前五大省市分别是广东、浙江、北京、江苏、上海,分别有41家、36家、30家、29家、22家企业“入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