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能源“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我国电网建设作出了完善、升级的部署。
《规划》延续“十一五”时期投资额不断加大、建设速度和规模稳步推进的态势,持续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特高压和智能电网继续占据重要位置。在“十二五”愿景中,一张具有高度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水平的电网正在我国版图上徐徐铺开。
构建坚强网架建设输电大通道
《规划》提出,到2015年,建成33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20万千米,跨省区输电容量达2亿千瓦。
“加快电力发展,归根到底是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这是电网建设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世宪指出,我国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仍较滞后,区域经济和能源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能源供需逆向分布矛盾突出,协调发展任重道远。
对于能源大规模、远距离输送和大范围优化配置问题,《规划》提出了“坚持输煤输电并举,逐步提高输电比重”的任务。同时指出,结合大型能源基地建设,采用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远距离先进输电技术,稳步推进西南能源基地向华东、华中地区和广东省输电通道,鄂尔多斯盆地、山西、锡林郭勒盟能源基地向华北、华中、华东地区输电通道。此外,加快区域和省级超高压主网架建设,重点实施电力送出地区和受端地区骨干网架及省域间联网工程,完善输、配电网结构,提高分区、分层供电能力。
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农网改造升级
“我国城乡能源基础设施和用能水平差距较大,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滞后,个别地方还没用上电,农网改造升级和推进城乡能源协调发展任重道远。”中国社会科学院欠发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袁钢明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