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北汽以及北京市电动车示范运营的情况是怎样的?
林逸:北汽有南北两个基地生产电动汽车,北边是商用车为主,主要研发生产纯电动和混合动力的大客车、纯电动的环卫车,还有MPV出租车。南边是我们新成立一个北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主要是研发、生产纯电动乘用车,这个公司去年生产了1000辆纯电动轿车,其中有800多辆在北京市做示范运营。两个公司总共在北京市投放运营的车辆有将近4000辆。
北京市计划到今年年底达到5000辆,现在还有一点点差距。但是,去年年底科技部组织专家对25个试点城市做验收的时候,对北京市示范运营还是给予了肯定,起码有两个亮点,第一个亮点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按照去年年底到位的数是3000多辆。第二,它是在区域示范纯电动出租车最多的一个城市,北京市选择了七个远郊区县,有750辆纯电动出租车在七个区县示范运营,包括延庆、昌平、密云、平谷、大兴,差不多每个区县100辆,延庆因为搞得早,所以是150辆。
记者:目前各地方对电动车补贴政策不一样,您怎么看待这种地方政策的不统一以及可能存在的地方保护?
林逸:地方保护是发展过程中不太协调的一个问题,它要求有国家补贴,又要求地方补贴,各地政府要根据财政能力来补贴,没有那么多,就少补点,咱们国家最低两万的,最高有六万的,这差距一下就拉下来了。
第一,这个差距跟经济状况有关。第二,地方政府拿钱,支持地方企业也有自己的道理。不过,有消息说国家有关部门正在修订补贴政策,可能要统一,统一之后就好了,但是也不会绝对平衡,因地方政府的钱怎么使是政府的权利,无可厚非。第三,据我所知,北京、上海、深圳,政府都没有出台歧视性政策。包括北京,等北京的细则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不会有任何条文规定只卖北京的,别的不许卖。上海的条文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