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电动汽车11月要闻回顾:解读“新能源汽车”战略 广州车展青睐新能源(5)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2012/11/30 14:05:10  我要投稿  

电动汽车产业链市场与锂电池行业分析

关于中国锂电池行业的下游应用领域

中国大陆的新能源汽车(指以新能源为主要动力的汽车,目前主要指EV和PHEV)是国有资本要控制的一个产业,其发展从生产到应用基本上是由国有企业把持。从2009年至今,其发展明显经历着一个高开低走的进程,时间节点大约在2011年7月前后,之前的两年多中国大陆新能源汽车发展热情高涨,放卫星现象随处可见,之后到现在迅速降温。目前,关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要走哪种发展模式,国有企业内部争夺激烈,而同时,虽然各种示范运行项目不少,但迄今为止,中国企业还没有开发出优秀的电动汽车产品。从这些方面看,虽然工信部和科技部分别制定了2015年要达到50万辆和100万辆的保有量目标且都信心满满,但真锂研究认为,这两个目标均难以实现。

关于中游锂电池制造及新能源整车制造行业

依靠半人力半机械化的比亚迪模式,充分利用了本土廉价劳动力的优势,自上世纪末开始,中国大陆的锂电池企业异军突起,与韩国企业一道,对日本企业形成了巨大压力,在2009年高峰时期甚至一度占到了全球市场份额的30%。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锂电池企业,其中比亚迪、比克、力神、ATL等还挤进了全球锂电池企业前10强榜单,表现抢眼。不过,因产业发展的无政府状态,在像野草般疯狂生长了10年之后,中国大陆锂电池产业的发展于2010年开始走下坡路,显现颓势,2011年的形势更加严峻,大批中小企业倒闭,目前已经到了一个重新洗牌的时刻。

关于上游核心材料分析

中国大陆的锂电池材料技术近几年取得了显著进步,在北京当升开始大规模地为三星SDI供应正极材料之后,陆续有湖南瑞翔、贝特瑞、杉杉、新宙邦、国泰华荣、金辉高科等一批中国大陆锂电池材料的中坚企业进入到了国际巨头的供应链体系,涉及到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等,呈现出全方位发展态势,保持着之前几年强劲的发展势头。北京当升、贝特瑞、国泰华荣等企业先后进入了各自领域的全球前三强榜单。与中国大陆锂电池产业发展呈现颓势不同,材料领域的发展这两年继续呈现出繁荣景象。

南瑞副总朱金大: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现状及发展

2012年11月15日-17日,以“融合其发展,质量共管控”为主体的首届全国输配电技术协作网首届年会暨2012中国输配电技术创新与应用交流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隆重开幕。年会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全国输配电技术协作网主办,国研中电(北京)咨询有限公司承办。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会议凝聚了来自国内各地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科研院所及相关设备制造企业等单位相关管理、技术人员数百人。在为期三天的年会中,主办方将开展多项专场论坛、技术研讨会、技术座谈会、技术考察以及供需双方互动交流会等活动,旨在为电力企业供需双方搭建了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

会上,国网电科院国电南瑞副总经理朱金大作了主题为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现状及发展的演讲,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为您做会议全程回顾。

科技部部长视察浙江电动汽车充换电站 国电南瑞等10股或受益

科技部网站消息,近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到浙江杭州古翠路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视察指导工作。

万钢部长一行先后观看了电动汽车电池更换便捷服务演示,视察了集中充电(储能)区域和电动汽车服务营业厅,听取了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及其网络介绍。在视察过程中,万钢部长还仔细了解了电动汽车电池型号、电池使用寿命、杭州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和规模、汽车租赁收费方式等情况。

万钢部长对电动汽车按里程收费的方式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该收费方式对用户而言是公平公正的,尤其是在国家扶持政策出台的基础上,杭州市对以电池租赁方式购买纯电动汽车的消费者可免费使用电池3年或6万公里的政策,对市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要进一步加大对电动汽车的宣传力度,以扩大电动汽车市场规模,在实现电动出租车的基础上,着力向电动汽车租赁和公务用车市场发展。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