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在中国新能源车投资热潮逐渐高涨的当口,中国民营企业万向集团收购世界著名电池制造商美国A123公司一事,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不久前,美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A123公司宣布,已与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万向集团达成协议,后者将向其注资4.5亿美元(约合28.6亿元人民币),以收购A123公司80%的股权。而日前A123公司再次宣布,两家公司已签署最终协议,万向的收购资金提升至4.65亿美元(约合29.6亿元人民币),同时,A123公司也已获得万向集团前期提供的2500万美元初始信用额度。
在很多行业人士看来,万向集团此次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巧妙:收购A123公司不仅能让其将领先的锂电池核心技术收入囊下,而且能借由全球知名企业品牌优势在中国的电动市场占据优势。但也有人认为,在当前国内外新能源车市场发展普遍受困的情况下,万向集团能否快速、有效地实现其对电动车产业的发展远景,仍然充满未知。
只待审批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在万向集团和A123公司签署的最终协议中显示,万向集团总投资额约为4.65亿美元,将持有A123公司80%的股权。万向的收购资金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作为高级担保过渡贷款,万向集团将向A123公司提供7500万美元的初始债务融资(这笔资金中,2500万美元为初始信用额度,之后,万向集团将再次提供5000万美元的贷款);随后,在满足某些条件之后,万向将再购买A123公司总计2亿美元的优先担保可转股票据;此外,万向集团将持有A123公司1.9亿美元的期权认股权证。
目前,2500万美元的初始信用额度已由万向提供给A123公司,而按照中、美相关收购条款的规定,接下来过渡贷款中的5000万美元资金的注入,必须获得美国境外投资委员会以及中国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同时,可转换票据及相关认股权证的发行,也必须满足很多的条件,其中包括A123公司股东的批准,以及现有2013年到期的6%可转换票据及相关认股权证的兑换或赎回,此外还包括现有的2016年到期的3.75%的可转换次级本票中至少90%被收购或兑现等。
尽管万向集团和A123公司目前都希望这次收购行为在今年年底之前能完成,但种种迹象显示,政府审批环节将是此次交易成行前的最高门槛。
日前,据英国路透社报道称,自A123公司宣布与万向达成协议后,很多支持奥巴马政府对绿色企业投资的人开始质疑此次交易。美国两名参议员甚至致函美国能源部长,表示万向集团与A123公司的交易会将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泄露,这等于美国政府变相地将资助资金交付于中国的科技事业当中。
不过,对于这一现象,万向方面却显得信心十足。万向集团新闻发言人莫晓平向记者表示,美国A123公司既然能跟万向签署最终收购协议,足以说明美国政府方面的态度没有外界想象得那么极端,“美国政府部分议员的反对并不足以构成对这项交易的威胁。我们收购A123公司的事推进顺利,目前只是在等待中国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
各取所需
对于早在上世纪80年代便走向海外市场的万向集团而言,这并不是其第一次进行海外收购,在其万向北美公司成立(1994年)之后,万向集团就先后将UniversalAutomotiveIndustries(通用汽车工业公司)、洛克福特公司及美国环球控制系统公司等近30家国外知名汽车零部件公司招至麾下,而此次交易案中的美国A123公司更是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新能源车电池龙头企业。
记者了解到,创立于2001年的美国A123公司,是全球著名的电池系统领域技术领先企业,是一家研究、生产及销售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的高科技公司,目前,通用汽车、宝马汽车等很多国际汽车巨头都跟A123公司有采购协议。2009年,A123公司还与上汽集团成立了上海捷新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专注开发、组装和销售动力电池产品,并在今年再次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以进一步深化在电池电芯业务方面的合作。
但据公开资料显示,自2009年在纳斯达克上市以来,A123公司没有一个季度完成既定业务目标,不过由于美国政府对电动汽车产业的重视,A123公司曾获得过美国政府2.4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亿元)的资助。
但短期支持显然并不能扭转这家公司的颓势,受美国以及全球电动车市场化进程缓慢的影响,A123公司的财务困境日渐加剧:该公司今年5月份宣布,其第一季度亏损1.25亿美元,第二季度净亏损从去年同期的5540万美元扩大至8290万美元。该公司预计今年剩余时间还将持续亏损,并称如果不能获得更多融资,可能无法维持运营。
A123公司要“卖身自救”,而对于万向集团而言,其认为自己也找到了借助收购A123公司来解决自身电动车业务发展困境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