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以来的能源体系智能化的发展简史来看,能源体系的架构设计经历了不断升级。第一个架构是2009年推动的以电力网为基础的智能电网阶段,2011年10月国际电工委员墨尔本会议中议定将这个层级水平的结构确定为一个阶段,或者说是1.0版本;第二个架构就是2009年以来有效推进的智能能源网变革阶段,墨尔本会议也确定了以多种能源网络智能化为基础的体系作为新的创新高度,或者说是2.0架构;第三个架构主要是指2011年5月我提出的超级智能网架构阶段,英文是Intergrid,这应该是3.0版本。在这个阶段,能源网络和信息网络将实现整体融合,从用能终端到能源网络将发生高级变迁,能源产业将成为全球增长的核心源泉之一,对此,我们也可以称谓为第三互联网。
编者按:对于能源日益匮乏的今天,如何打破传统电网、水网等单一系统的运行,实现各级网络之间的高效整合,是当今决策者们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作为全球率先提出发展“超级互联网”思想体系的学者,武建东教授曾撰文探讨了以多种能源网络智能化为基础的智能能源网发展,对现有美国能源部、美国电科院、欧洲技术论坛以及中国国家电网的坚强智能电网概念都有更加创新性的提升,超越以单一电力系统网架智能化为主的改革方案,在更大范围的能源领域中确立了能源体系的智能化。武建东表示:第三互联网将形成新的世界技术革命的制高点,催生跨产业的智能工业基因的诞生,实现产业泛化的互操作性。也正是基于此,smartelectricalgrid,即智能电网的价值才会真正最大化!借助此文我们与读者共同讨论这个变革的架构和产业突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