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天威保变:“比亚迪式”衰落的背后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中国机电工业杂志    2012/5/15 9:57:13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话听上去虽然有点不雅,但拿来形容过去几年的天威保变,那可是相当地贴切。2011年,这家曾相继研发出多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在中国变压器发展史上名列“第一”的变压器产品,并且成功成为变压器单厂产量世界第一、拥有变压器行业核心技术最齐全的行业领军企业,竟然一分钱没赚!(图1)。要不是政府2亿多元的政策性补贴,最终让企业的年报尚且不那么难看的话,这家昔日的行业明星企业恐怕真的就不仅仅是脸上挂不住那么简单了——从高峰到低谷,总共也就短短三四年时间。

图1

一般来说,一个行业领军企业短时间内突然陷入极大经营困难,大多数情况都是整体行业大环境出了问题。正如天威保变年报所描述:受公司两大主业变压器和新能源市场均出现竞争加大、订单不足等严峻形势而导致经营收入巨大下跌——然而,这样的市场衰落,不但只是一时,更只是表象——在此,笔者着意要谈的,是天威保变或许正在陷入“比亚迪式”的衰落。

什么是“比亚迪式”衰落?

简单说,面对企业自身传统代工业务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相对比较低的利润率,为了使企业获得稳定可观的利润,比亚迪公司于2003年通过收购陕西秦川汽车制造公司进军汽车制造业——进入汽车领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比亚迪拥有新能源汽车所需的充电电池方面的核心优势;二是中国汽车业正日益火爆;三是新能源汽车业长期来看潜力巨大。

实际情况则是,进军汽车领域一度让比亚迪成为行业黑马、明星企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商业奇迹。2007年8月9日,靠着主打车F3的热销,掌舵者王传福一鼓作气讲出了震动全球汽车界的豪言壮语:2015年中国第一,2025年世界第一。随后,虽然也遭遇一些挑战,但借着股神巴菲特的亲睐和投资,2009年10月份的比亚迪一度凭借1800亿元的市值一跃成为中国市值最大车股!同一年,王传福个人则以350亿美元的身价荣登中国首富宝座。

看看这波澜壮阔的中国版励志商业故事,多少让人对后面比亚迪从高处的坠落感慨唏嘘。然而在笔者看来,这是注定的坠落,唯一的变量是其到来的具体时间。随着2011年中国汽车产业的走弱,比亚迪的衰落仅仅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衰落不但程度上可能会更加严重,更要命的在于,这种衰落将会是战略上的:即因为常规汽车市场竞争压力的拖累,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等领域所拥有的核心竞争能力所带来的领先优势正在衰减。说得简单一点,原本比亚迪很可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极大作为,至少相比竞争对手,在发展时间上具备领先优势,但现在,忙着整顿传统汽车业销售和内部管理调整的比亚迪,恐怕至少在精力上,已经不能全神贯注去搞新能源汽车了。

(2011年9月9日,比亚迪召开201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董事长王传福向股东首次对外宣布比亚迪汽车策略失误称:“比亚迪2009年就犯下错误,现在的裁员和调整是为过去的错误买单。从今年起比亚迪进入调整年,这个调整一是优化管理团队和经销商网络,二是加强品牌设计。”)。

很明显,陷入传统汽车泥潭的比亚迪,需要一个艰难而长期的调整时期,这对于比亚迪和王传福的新能源汽车梦想无疑蒙上阴影——而这,从长期战略上而言,无疑将给比亚迪带来深远影响。

很多时候,对于一家主业发展遭遇瓶颈的企业而言,找准机会寻找新的利润市场,就像比亚迪那样进入利润更高更为火爆的汽车市场,看上去在战略上没有任何问题。但切记,新的市场绝不可能没有风险,缺乏核心竞争能力,只是借着行业整体形势火爆而创造的商业奇迹,随着行业危机出现,栽跟头的时刻跟着就来。要是仅仅栽跟头倒还好,比亚迪的例子告诉我们,除了新的领域会栽跟头,旧有的具备核心能力或领先优势的领域,因着受新领域的掣肘,亦会发展受限从而丧失优势,最终陷入衰落!而这,即是笔者所谓“比亚迪式”的衰落!

上述过程并非比亚迪所独有,它发生在很多急于成功的中国企业身上,考虑到比亚迪的知名度和典型性,我们且将之命名为“比亚迪式”的衰落。而现在,这种战略性衰落的一幕,极为相似的发生在天威保变身上,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其到来的猛烈程度,远远超过比亚迪!这家曾经备受赞誉的行业明星企业,几乎是在万众期待中倏然陷入被动亏损。

为何会如此?过去五年时间,天威保变的哪些商业举措导致了其今日的经营困境?这样的困境原本有可能避免吗?如果可以,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和避免类似的衰落与危机?我们不妨从头看起。

时间大约是2006年前后,伴随天威保变主营业务变压器市场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和大多数企业惯性的想法一样,天威保变渴望寻找到新的业务领域,而且最好是和自身变压器业务具备相关性、又可以快速取得利润的新兴市场。这种时候,正热得发烫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无疑成了天威保变的不二选择。无论是其自身所在地保定市的产业集聚状况(保定市致力于打造中国电谷),还是同属电力设备的产业相关性,包括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外光伏消费市场的火爆……诸多利好条件下,天威保变不但投资了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更是在2008年一口气成立3家光伏、2家风电共5家控股子公司,从而一跃成为拥有变压器和新能源双主业的电力设备企业。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出现在2010年9月27日,那一天,投资7000多万元建立的天威保变新能源技术中心和院士工作站在成都正式亮相。过去两个月,多晶硅市场连涨50%,这完全坚定了天威集团发展多晶硅的信心。天威集团董事长丁强向外界透露:到2012年,这个总投资125亿元的天威新能源第三期项目将在成都建成,在实现从晶体硅片加工、晶体硅电池片到光伏组件、光伏电站组成的产业链和完整的光伏产业群后,年销售收入达200亿元以上!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