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电力信息化的“黄金信号”(4)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电脑商情报    2011/3/29 15:48:29  我要投稿  

物联网是另外一个很火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非常好,很多人把物联网简单理解为给设备装上信息化芯片,这是不准确的。物联网不光是要实现所有设备和环境的信息收集,还包括信息分析和处理。国电集团2010年立项物联网项目,国网2010提出要推进智能电网建设,都是这方面的勇敢实践。

物联网对于工程机械、电力设备、电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未来的物联网建设真能达到成熟稳定的水平,那么可以预想,工程建设领域的安全管理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电力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在这些新技术领域,电力行业有理由也有实力做的更好更大。

潜规则下验证生存能力

信息化工作很多人认为是一把手工程,实际从电力行业信息化项目实施及设备选型过程中,越来越看到,潜规则以外的规则,那就是对IT合作商综合实力的考验;IT界盛行项目竞标打头阵的背景与关系等,其实已然正在被信息化新阶段下新的规则所改写。

中国电力行业的信息化起步较早。而从中受益的“三产企业”虽然有人脉的积累,如果不随客户步伐而行,在技术及服务上拥有双重的优势,其生存空间必然会日趋狭窄。

受益于电力企业的良好效益,电力信息化跟银行、财税等行业相比基本属于同一起跑线。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推进标准化贯标,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得到了一次大的提升。

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竞争的激烈性,很多国际IT巨头会提前埋下伏笔,或者提前进行公关,这是招投标行业的普遍情况。也反映出现阶段招投标中甲乙双方地位严重不平等,甲方市场拥有巨大的话语权,而乙方只能配合、服从。

如此生存实录,使得一些小的行业集成商的生存更加受到冲击。“其实,如果IT企业的创新性与电力等传统行业信息化处于同步,从中获得的机会是远远超过在传统IT分销领域的艰难比拼的。”山东森淼公司负责人分析说。

拿大家所熟悉的ERP来说,用友在北方市场拥有巨大的地缘优势。该公司以积极的市场拓展策略,逐步深入到电力行业的相关项目中。据说,用友早在2007年,就已经成为了国资委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

业内人士认为,电力行业公司众多,每个企业的管理政策各不相同。如果一味将竞标失利归因为“关系营销”的失败并不客观。在电力行业信息化整体进程中,也许有个案,但IT企业自身拓展不力,才是无法进入行业的主因。

所以,对于IT企业来说,行业有门槛,但是门槛高处在于,是否能够理解和跟进用户的信息化需求步伐。

一位研究电力行业信息化的资深人士表示,IT企业的独特产品优势,才是获得更大竞争筹码的唯一武器,这其实跟企业规模并没有直接关系。

“代理商跟厂家相比,拥有很多现场优势,人熟、项目熟、管理制度熟等等,这是厂家和代理商合作的基础。大厂商如同大象,小企业要找到自己的优势,然后和大象一起跳舞。”这位人士说。

他给了一些中小IT企业这样的建议:电力行业是一个非常大的行业,专注于其中的某一方面,力争把产品和技术都做到卓越,在某一两家电力企业实施成功后,再在行业内利用成功经验逐步推广,必然会拥有广阔的生存空间。

重在IT系统与电力业务结合模式

其实,信息化的标准化和实际需求的多变性一直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对于IT企业而言,能够打通这个“结”,才能真正依行业信息化而生,并获得持久的发展。

在当前阶段,很多电力集团的信息化工作纯粹变成了根据国资委规定,投钱、招人、上项目,不能充分的整合信息化项目,最后形成体系,并且能够助力集团发展及公司的业务开展。意识到诸多问题,五大电力集团加快内外部资源整合及完善,建立信息化统一标准制度,防止集团领导层变更所导致的信息化建设的路线之争、技术平台之争和项目之争。尽快将信息化驱动业务的模式引入到信息化建设中来。例如,目前神华集团下的部分煤矿已开始部署由西安大唐承建的物联网,就是其中一例。

以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为例,该公司已将信息系统和资源整合,按照国际现代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道路实现企业统一平台,为实现“数字化企业,信息化企业”的实现提供支撑。数据中心和数据仓库,为资源共享和决策分析提供基础平台。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