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列国内输变电二次设备制造第一方阵的许继集团,将力争在今年生产出一套基于6英寸晶闸管的换流阀组件样品。
“没有工业的创新,就没有民族的发展,制造业要成为民族工业的基础。我国发展特高压电网,一定会加速电力系统装备技术国产化的进程。”王纪年的话道出了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企业的心声。
跨越:站在发展的新起点
跨越“三省两网”的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将成为未来特高压电网恢宏蓝图的精彩起笔……
我国首个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线路全长约653.8千米,包括三站两线,起于山西省长治的1000千伏变电站,经河南省南阳开关站,止于湖北省荆门变电站,联接华北、华中两大电网,将于2008年建成投运。
中国电力顾问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于刚断言:“这一工程将开启国家电网全新的发展阶段。”
在国家电网公司建运部主任喻新强眼中,这条试验示范工程凝聚了太多期望:全面掌握1000千伏交流输电系统的关键技术,全面实现自主规划、科研、系统设计、工程设计、设备制造、施工调试和运行维护,建设安全可靠,自主创新、商业运行、世界一流的交流特高压典范工程。
对这一工程进行论证的中国工程院专家组认为,工程建成后,通过严格试验和运行考核,完全有条件转入商业化运行,将成为我国能源输送的一条重要通道,有利于实现华北和华中电网的水火调剂、优势互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晋东南—荆门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建成投运后,计划建设晋东南—陕北、晋东南—北京和荆门—武汉特高压工程以及淮南—芜湖—浙北—上海特高压工程,“十一五”期间,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建设线路将达4200千米,变电容量3900万千伏安。同时,为满足“十二五”期间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外送需要,“十一五”期间还将相继开工建设向家坝和溪洛渡水电站到华东和华中的±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
快捷、高效的电力“高速公路”将随着特高压电网的建设与发展,实现能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流动。
2010年前后,纵贯南北的百万伏级输电通道将把华北和华中紧密联系起来。到2020年前后,国家电网特高压骨干网架基本形成,国家电网跨区输送能力将超过2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20%以上。届时,从周边国家向我国远距离、大容量跨国输电将成为可能。
在对特高压的经济性进行了深入分析以后,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的专家们得出结论:到2020年,通过互为备用、水火互济所获取的联网效益,可以有效降低备用容量,从而减少装机容量约2000万千瓦,节约电源建设投资约823亿元;由于地区煤价差异,北电南送的火电容量可以达到5500万千瓦,同各区域电网单独运行相比,年燃煤成本约降低240亿元;此外,建设特高压电网,可以有效降低500千伏电网的短路电流,减少500千伏电网的改造成本。特高压电网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使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的决策者们对其建设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热情,在特高压电网的征地和线路走廊选择等方面纷纷给予积极支持。
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与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签订电网发展合作协议,几乎在每一次会谈中,各地政府都会主动了解特高压电网的进展状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省委书记俞正声肯定地说:“建设特高压电网的决策必将对我国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减轻煤电运紧张状况、保证电力供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湖北将大力支持国家电网公司的特高压电网建设。”山西、河南等地政府也都表示希望特高压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日发挥效益。
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天津和江西等地的领导都希望通过特高压电网多向本地输送电力,满足经济发展持续增长的需要。四川、陕西等地希望通过特高压工程实现大规模电力外送,带动水力、煤炭资源的集中开发和高效利用。
面对历史的机遇,国家电网公司作出周密安排,一系列超前部署为将来特高压电网的建设、设备制造和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电网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公司发展方式转变之间有机互动,互相促进。
在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国家电网公司也将继续充分发挥集团化运作的优势,集中各方智慧,协调各方力量,坚持把安全可靠作为首要原则,全力以赴推进特高压工程建设。
公司设立了包括质量目标、安全文明施工目标、环境目标在内的目标体系,将结合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特点,积极开展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建立规范高效的建设管理体系和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大力开展设计优化和设计创新,大力倡导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大力推行先进可靠的适用技术,促进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的革命性进步。严密组织、精心策划、严格要求、科学管理,全面抓好建设实施工作,努力把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建设成为技术先进、
质量优良、管理规范、运行可靠的优质精品工程。
2006年8月,华中理工大学的博士毕业生田庆来到跨区电网运行的一线单位参加实践锻炼。作为首批特高压运行的储备人才之一,他对特高压电网满怀憧憬:“特高压电网使我国的电网真正迈入了世界领先的行列,能成为我国第一批特高压电网运行人员,我感到很自豪。我们将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创造出世界一流的运行水平。”
战略为琴,创新为弦,电网发展,步伐铿锵……
国家电网人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点一滴、一丝一缕地打造着我国电网乃至整个电力工业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