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智能电网促MCU市场再掀高潮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中国电子报    2011/1/4 15:17:48  我要投稿  
关键词: 智能电网MCU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去年7月,国家电网公司对智能电表进行了又一轮招标,这已是今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进行的第四次招标了。作为中国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一环,2010年~2014年,中国将进入智能电表更换高峰期。预计今年中国将更换约5000万块智能电表,这给智能电表相关芯片企业,包括微控制器(MCU)企业提供了一个颇具吸引力的市场。以每块智能电表需要价值1美元的MCU来计算,今年中国智能电表更换工作将为MCU市场带来5000万美元的收益。

市场恢复两位数增长

在中国市场上,除了智能电表,变频空调和汽车电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为MCU产业带来了巨大商机。从今年6月1日起,中国市场上出售的定频空调实施新的强制性能效标准。空调企业一方面改善原有定频空调的能效水平,另一方面更多地转向变频空调的设计和生产,这将推动直流无刷和永磁同步电机的应用。这些高性能电机的应用将拉动高性能MCU产品的需求。同时,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近年来在产量增长和产品结构升级等方面表现出的强劲态势,带动了近几年中国汽车类MCU需求的快速增长。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MCU厂商转向关注电机控制和中国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发展。同时,消费电子虽然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但由于其应用范围非常广且领域不断扩展,其对MCU的需求量仍稳居中国市场第一。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赛迪顾问的统计,2010年中国MCU市场销售额将从2009年的167.4亿元增长到196.8亿元,同比增长17.6%。这一增长将高于今年全球MCU市场的增长。根据市场研究机构Databeans的预估,2010年全球MCU市场将达到120亿美元,同比增长11%。而且,2011年和2012年,中国MCU市场销售额仍将保持两位数增长。这意味着中国市场在2008年落入个位数增长、2009年出现负增长之后重现高增长态势。

仔细分析MCU市场上不同产品的发展状况,32位MCU的增长最为抢眼。“与8位MCU相比,32位产品并没有浪费资源。32位MCU提升了工作效率,简化了设计,使功耗更低,成本也并不比8位MCU高多少。”恩智浦半导体副总裁兼微控制器产品线总经理GeoffLees先生表示,“同时,很多应用领域的新需求都推动8位MCU向32位MCU迁移。”例如,通信对更高带宽的需求,智能电表要求通过以太网或其他方式实现自动抄表,汽车智能化的提升等等都带动了集成各种网络接口、低功耗的32位MCU的发展。

与此同时,相关分析表明,8位MCU的出货量同比增长还维持在5%左右,但由于产品平均价格的下降,其总销售额不会有太大增长。但在一些应用领域,某些独具特色的8位MCU仍有较好的发展势头。SiliconLabs亚太区微控制器事业经理彭志昌举例说,具有丰富混合信号性能、超低功耗技术和低成本效益的8位MCU在智能家居、触摸感应等应用市场有较强的竞争力。

此外,16位产品面对8位和32位MCU的“双向夹击”,将逐步消亡,这已成为大部分MCU企业的共识。

产业将高度整合

MCU市场在不断扩张的同时,产业却有可能走向高度垄断,一些企业将被迫离开这一行业。而这一切可能缘于ARM核心的异军突起。

2007年,意法半导体作为第一家半导体行业中的大厂推出了基于ARMCortex处理器的MCU产品。当时,瑞萨、飞思卡尔、德州仪器、东芝、爱特梅尔(Atmel)、富士通微电子等企业都专注于各自专有核心MCU产品的开发和推广。但仅仅在3年之内,MCU产业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大多数MCU企业都争先恐后般推出了基于ARMCortex处理器的MCU。在MCU行业,如今只有瑞萨还固守着专有的核心策略。

与MCU企业各自开发的专有核心相比,ARM作为业内开放的处理器核心,有明显的优势。例如,选择32位MCU进行设计的项目相对来说都较为复杂,需要多个设计工程师的协作。在中国,很多工程师在学校学习的都是ARM的设计方法,因此,公司在选择产品平台时一般会倾向于选择基于ARM的MCU。而且,ARM的生态环境和各种资源会更丰富一些,有利于加速项目的设计进展。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