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提升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进报废机动车等“城市矿产”资源化利用,大力推进煤矸石、尾矿、冶炼渣等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开展固废综合利用评价,加快建设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推进废旧电子电器产品、动力蓄电池、废轮胎等资源化利用,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加强开发区余热余压废热资源回收利用和水资源循环利用,建设资源共享、废物处理公共平台,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废物互用,完善再制造旧件回收体系。
(五)提升绿色制造服务能力。培育工业节能云服务市场,提升能源、资源、环境智慧化管理水平。以节能在线为基础,开展绿色低碳产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鼓励第三方服务机构创新服务模式,推进节能管理市场化专业化运作,为企业提供绿色发展系统解决方案,加快构建绿色制造服务体系。
六、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把市场主体作为核心支撑,梯度培育一批优质企业,打造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企业“雁阵”,形成国有经济与非公经济齐头并进、相互支撑、繁荣发展的良好格局。
(一)强化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持续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加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激活存量企业,培育“雁阵型”企业梯队。
1.做强做优龙头企业。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行动,围绕重点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做强做优一批规模体量大、带动能力强的头雁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实施高成长性企业提质倍增计划,以新兴产业、“风口”产业重点培育为引领,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核心,推动高成长性企业规模倍增、效益提升。培育发展若干具有全产业链、关键环节、行业标准和核心技术掌控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提升在产业体系中的话语权、议价权和治理权。
2.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引导中小企业聚焦制造业短板弱项,围绕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关键基础材料,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培育发展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引领整合能力,推动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成为单项冠军企业和头雁企业。
3.激活赋能存量企业。扎实有效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依托现有存量企业,因地制宜选准一批符合未来产业方向、有利于结构优化、具有比较优势、成长空间大的产业项目,组建专班、一企一策,做大做优增量空间。鼓励支持企业上市,为企业提供及时有效、快捷便利的政务服务,大力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不断提升企业和产业发展水平。
(二)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发展“大企业+外延式孵化”模式,鼓励大企业面向产业链上下游,建设专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开放共享资源,培育催生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鼓励大企业利用技术资源和产品标准优势,针对中小供应商开展研发创新、产品质量、技术标准等引导培训。鼓励大企业将业务流程与管理体系向上下游延伸,带动中小企业开展网络化改造和工业互联网应用。鼓励大企业利用市场资源优势,运用“以大带小”“同船出海”合作模式,帮助中小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形成结构稳定、互惠共赢的大中小企业共进发展模式。
(三)培育壮大非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确保非公有制经济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产权保护,清理涉企收费,减轻非公有制企业负担。扩大双向合作,积极培育新消费业态和模式,加快开放平台和通道建设,引导非公有制企业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企业家素质提升,培育一批具有创业精神、专心实业、坚韧不拔的企业家。
(四)充分发挥国企引领作用。持续推进LYC轴承等国有企业改革,深化产权结构、组织结构、治理结构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优先支持具备条件的商业一类子企业按照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原则,加快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加强市属重点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促进国有资本向“风口”产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七、构建新发展格局强支点
坚持把开放协同作为重要动力,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构建高能级载体,提升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区域有机融合,打造新发展格局重要支点。
(一)优化制造业空间布局。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分工、优化发展,依托郑洛西科创走廊,打造都市核心区、环都市区、生态发展区三大圈层,形成“一廊三圈”总体格局。
1.提升都市核心区发展能级。围绕都市核心区,大力发展科创产业,实施一批基础性、引领性、带动性重大项目,培育打造一批重大创新载体,夯实发展根基,提升发展能力,推进内涵提升和集约紧凑发展,增强都市核心区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力。
2.推进县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环都市区发挥制造业基础较好、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优势,推动先进制造业迭代集聚,从单一功能产业向功能复合产业新城迈进。南部生态发展区依托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强产业配套综合功能。
(二)打造专业化发展载体。按照集聚、集约、集群发展要求,构建以开发区为主体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载体,提升制造业发展的承载力和根植性。
1.深化开发区改革发展。以产业特色鲜明、集群效应明显、质量品牌高端为导向,充分挖掘比较优势,找准主导产业定位,完善制度、要素保障,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加快开发区建设。扎实做好整合、扩区、调规、改制工作,加快开发区“管委会+公司”改革步伐,深化人事分配体制、权限下放等改革,创新管理运营方式,充分发挥开发区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
2.高品质建设产业园区。按照高端制造、龙头带动、专业集聚要求,坚持科学规划布局,高标准建设一批结构层次高、创新能力强、比较优势明显的新型产业园区。以高新区示范园区和偃师、孟津、伊川、宜阳、新安等5个重点园区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
(三)深入推进区域开放合作。以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为关键,以产业发展共育共促为重点,完善协同发展机制,打造跨区域产业生态。
1.推动洛济深度融合发展。依托区域交通廊道,整合各类园区资源,加强产业链互补共链合作,推动洛济深度融合发展。围绕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等项目,加强沿线石化企业下游产业链合作,联合打造千亿级高端石化产业基地。
2.全面深化产业共建合作。依托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等重大活动平台,加大地企合作和产业转移承接力度。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合作,在矿山机械、高端轴承等优势领域,着力集聚研发、生产等环节优质资源,确保占据中高端;在新兴前沿领域,探索实施“科技研发在沿海、生产制造在洛阳”“龙头企业在沿海、配套园区在洛阳”等合作共建模式,支持洛阳企业跨区域设立研发中心、营销中心,更好实现牵手互动、借势发展。
(四)推动融入国内大循环。完善重点工业品就地生产、就地配套相关支持政策,着力打通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提高本地配套率。支持企业充分利用我国超大市场规模优势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机遇,立足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抓住细分市场和“短板”市场,迅速填补市场缝隙、提高占有率。
(五)高质量融入国际市场。依托我市产业、市场、创新优势,加快推进洛阳制造“走出去”,全面提升“引进来”质量,推动洛阳制造更好融入国际市场。
1.加快推进洛阳制造“走出去”。实施“洛企出海”行动,支持中信重工等优势企业、建龙微纳等特色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快洛阳产品、技术、标准、服务高水平“走出去”。发挥本地产业优势,组建本地企业“走出去”联盟,通过国际合作、跨国经营、投资建厂、海外并购拓展发展空间。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加快中欧科创园、中德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建设,打造一批开放程度高、产业结构优的国际合作产业园。围绕数控机床、自动化设备等领域,加强与重点国家和地区对接合作,打造国际智能装备产业基地。充分发挥工程机械、摩托车及零部件、钢制家具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引领作用,推动创建有色金属、太阳能光伏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形成外贸竞争新优势。
2.全面提升“引进来”质量。推动“全球大招商”,依托洛阳自贸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开放平台,重点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等产业载体,加大外商投资项目招引力度,力争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强的优质重大外资项目。以产业链招商为主线,搭建外资招商网络,争取引进一批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在洛投资。
八、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坚持常态化助企服务,实现助企范围市场主体全覆盖,强化问题办理、政策落实,坚定市场主体发展信心,持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一)深化企业服务。常态化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率导向和结果导向,实行企业问题办理“四单”制度,组织开展“四项对接”活动,加强生产要素保障,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求。优化领导包联、专班服务、督促督办、会议调度、考评奖惩等工作制度,围绕重点企业、产业、项目,聚焦重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谋发展,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创业活力。
(二)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最”营商环境。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推进企业办理事项便利化。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维护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提高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标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运营。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落实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完善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制度,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三)夯实专业公共服务平台。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行、多方参与,以提升企业服务实效为根本,高质量推进专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1.提升企业服务平台能级。引导洛阳东大科技产业园、“恒创中国”创业服务等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特色化、多元化、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支持市级平台快速发展,推荐省级平台升级为国家级。到2025年,累计新增6家省级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2.激活行业服务平台潜能。推动农机装备综合技术服务平台、洛阳信息科技城软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河南省清洁生产技术服务公共服务平台等行业公共服务平台持续提升服务效能,贯通与企业合作渠道,完善外部资源导入机制,构筑行业创新重要策源地。
3.打造高水平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支持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洛阳科技企业创业创新服务平台等创新创业平台汇聚激活创新资源,开展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举办创新创业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构建高水平创新创业生态。
(四)塑造质量品牌优势。深入实施“三品”专项行动,大力发展优质制造,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打造高品质品牌,提升洛阳制造影响力。
1.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布局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以一流质量基础设施倒逼一流产品制造。组织开展质量改进活动,加大扶持力度,帮助企业突破质量瓶颈。加快建设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和检验检测机构,提供优质质量检测项目,护航“洛阳制造”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2.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强化企业创新意识,以创新为核心、以先进技术为支撑,推动品牌定位差异化、价值高端化,切实提升品牌创新力吸引力。以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为重点,提升产品品种丰富度、品质满意度、品牌认可度,推动“洛阳产品”向“洛阳品牌”转变,“区域品牌”向“国际品牌”跃升。
3.强化产业标准能力。在优势领域建立覆盖全产业链和全产品生命周期的标准群,提高上下游产业标准协同性、配套性。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制定团体标准,服务特色产业发展。探索开展标准领航行动,支持大中型企业制定实施专项企业标准,引导中小微企业贯标达标。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定修订,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
第五章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实施
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实施,协调推进重点专项、主要政策、重大工程实施和重要工作安排,加强战略谋划,指导工作开展。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形成政策合力。各县区政府要强化主体责任,细化目标任务,抓好工作落实,确保规划各项任务如期完成。加强规划实施监测,对规划指标、政策措施和重大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动态管理,提高规划实施效果。
二、优化政策供给
推动产业政策由结构性向功能性转变,建立公平、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提升产业政策供给精准度,针对重点产业集群,制定出台差异化、个性化、定制化专项支持政策。强化金融支持,创新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用足用好洛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金,积极争取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等上级基金支持。强化用地保障,创新土地计划管理方式,开展市场化配置改革,实行新型产业用地,探索建立工业用地红线制度,优化土地审批流程,提高用地使用效能。
三、提升治理能力
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建设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大数据平台,加强工业运行监测分析,完善市场风险预警防范机制,提升精准施策能力。做好企业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协调保障,满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需求。提升行业协会、专业集群促进组织等第三方非盈利机构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提升第三方专业化产业治理能力。
四、筑牢人才支撑
持续实施“河洛工匠”“河洛英才”等计划,引进集聚高端人才猎头等专业化服务机构,加大国内外人才引进力度。鼓励大学聚焦产业、企业发展需求,设置学院、学科。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弘扬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加快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师工作站等培养载体建设,稳步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激发员工精研生产技艺、不断创新创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