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5月15日,在南方电网公司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建设动员会上,与会人员对工程全面启动建设表示祝贺,阐述了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并表示要全力确保工程如期圆满完工。现将部分嘉宾发言摘录如下:
●昆柳龙直流工程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实践,在落实西电东送战略、更大范围优化配置清洁能源、提升我国技术装备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南方电网公司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在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 刘宝华
●工程建成后,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供坚强的电力支撑,并有效缓解珠三角地区环境压力,助力广东绿色低碳发展。广东将进一步强化属地协调配合,主动排忧解难,继续全力协助做好境内项目建设的征地、拆迁协调,铁路、公路跨越等保障性的工作,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林少春
●广西是昆柳龙直流工程建设受益地区之一,工程对满足广西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推动绿色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广西将全力支持工程建设,做好境内项目建设用地拆迁、铁路公路跨越等保障性工作,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 费志荣
●云南水能资源十分丰富,致力于做强做优绿色能源产业,打造绿色能源牌,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昆柳龙直流工程是云南水电外送的重要通道。作为电力输出端,云南省委省政府将为工程建设全力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顺利实施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云南省政府副省长 董华
●去年,贵州省内售电量突破千亿千瓦时,为全省决战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提供坚实的电力支撑保障。昆柳龙直流工程在贵州省途经9市县,贵州省将以高起点强化组织保障,高效推进项目实施,高质量确保工程进度,全力推进工程建设。
——贵州省政府副省长 陶长海
云南金沙江,浪花滚滚,机轮翻转;广东珠三角,车床流水不歇。得益于特高压工程,湍急而来的水电,弹指一挥间,翻山越岭畅通无阻,点亮万家灯火。

5月15日,西电东送又一“绿色通道”全面启动工程建设。当天,南方电网公司召开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简称“昆柳龙直流工程”)建设动员会。
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特高压多端直流输电工程、首个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工程、首个特高压柔性直流换流站工程、首个具备架空线路直流故障自清除能力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4项“世界第一”,让昆柳龙直流工程成为中国电网建设的示范工程。
这项工程全面启动建设意义深远。正如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李庆奎所指出,昆柳龙直流工程是促进西电东送可持续发展、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绿色工程,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助力东西部携手奔小康的富民工程,是提升我国电力科技核心竞争力、打造南网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工程,将成为各方共商共建共享的多赢工程。
绿色工程:
将新增云南水电800万千瓦外送能力
金沙江,我国重要的水电基地之一。经过多年的梯级开发利用,奔腾的水流被转化成电能,源源不断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
乌东德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其装机容量达到1020万千瓦,是我国第四座、世界第七座跨入千万千瓦级行列的水电站,预计在2020年投产发电。
电站发出的电能,要经过线路传输,最终到达目的地。昆柳龙直流工程就承担着这项任务。1489公里的银线,将乌东德的水电源源不断输送到广东、广西,满足当地的用电需求。两年后,这样的场景就将实现。
根据规划,昆柳龙直流工程计划于2020年投产送电,2021年全部建成投产,输送容量为800万千瓦,年送电量超过32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煤炭消耗92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450万吨,有效促进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使南方区域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在工程建设动员会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宝华指出,中国水能资源丰富,居世界首位。充分高效利用水能资源,是促进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践行绿色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他认为,昆柳龙直流工程是电力行业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重大行动,在规划、设计、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截至目前,南方电网公司西电东送已经形成了“八条交流、十条直流”共18条500千伏及以上西电东送大通道,最大送电能力超过4750万千瓦。在此基础上,昆柳龙直流工程采用更经济、运行更为灵活的多端直流系统,有助于发挥多个受端电网在消纳能力、调峰能力、系统安全稳定风险防控方面的优势,不仅将进一步促进云南水电消纳,而且将对风、光等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起到示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