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目前国家电网仍是国内充电桩领域最大的投资主体
充电运营作为一个涉足国家所管控的电力行业,服务费和电价都受到国家指导,而作为电力的提供者和充电标准的主要制定者,国家电网优势显著。 国家电网其旗下的“e充网”运营平台发展也正日益壮大, 因此国家电网在充电站运营领域的地位短期内不可动摇。国家电网公司表示 2017 年将建设 2.9 万个充电桩,到 2020 年建成 12 万个充电桩。到 2020 年,国家电网公司将基本建成“七纵四横两网格”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全面覆盖京津冀鲁、长三角地区所有城市和其他地区主要城市的高速公路快充网络,总计覆盖202 个城市,高速公路 3.6 万公里。 因此,从 2015 年至 2017 年的三年间,国家电网一般每年会有三批招标, 2016、 2017 两年的招标总额明显高于 2015 年。截至目前, 2017 年国网三次充电桩招标合计金额超过 5 亿元。从招标金额来看, 目前国家电网仍是国内充电桩领域最大的投资主体。然而,未来,在行业发展逐步规范和成熟之后,社会投资主体将成为充电设施投资的主力军,国网的市场份额将逐步降低。 从短期来看,国网中标的充电桩利润率仍将维持较高的水平。
2015—2017 年招标直交流充电桩数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2017 年招标总功率情况(单位: MW)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细观历次国网招标中标企业及中标数量,许继电气、华商三优、国电南瑞、山东鲁能智能等公司较受国网青睐。许继电气作为国家电网旗下电力设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更是多次蝉联中标榜首。
2017 年国网第二批充电桩中标数量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五大运营模式
目前来看,充电运营行业主要有五大运营模式:以国家电网、普天为代表的运营商主导模式、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汽车企业主导模式、以特来电为代表的车桩合作的混合模式、以万帮(星星充电)为代表的众筹模式以及以首汽租车为代表的分时租赁模式。
充电桩五大运营模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运营商主导模式是国内充电设施运营最早期也是最主流的运营模式,其代表是国家电网和普天新能源。该运营模式对于运营商资金规模、行业内话语权、企业背景都有较高的要求。国家电网因其强大背景在充电桩行业具有绝对的话语权,目前仍然是国内充电桩领域最大的投资主体。而普天新能源依托中国普天和中海油在信息产业、能源领域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和央企的背景,其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汽车企业主导模式: 一些大型整车厂为推广自身产品,让消费者对电动汽车产品更有信心,解决消费者的里程焦虑问题,主动布局建设充电基础设施。 以特斯拉公司为例,特斯拉自成立之初就在美国主要干道上的餐厅、商店、旅游景点、咖啡店、休息站、加油站周边等进行布局,建设面向自身产品用户的超级充电站。在中国,特斯拉公司和电网公司合作,提供为用户建设私人充电端口的服务。这种模式对整车厂的资金量要求较高,但是这种模式也有利于形成用户口碑进而扩大市场份额。车桩合作的混合模式: 车桩合作模式可以有效地促进车企电动车的销售。例如,比亚迪和万帮合作为太原市 8000 辆出租车一次性更新为电动汽车提供保障;吉利与富电科技合作使帝豪 EV 快速打开市场等。
4、 主要盈利模式
充电桩运营的主要盈利来源主要分为三部分: 服务费、电力差价、增值服务。收取充电电费和服务费,这是目前大部分运营商可期的最基本盈利方式。 尽管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服务费的标准上限,但是从新能源汽车用户的角度看,充电服务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削减了电动汽车使用的经济性。 因此,收取充电服务费的模式未来存在不确定性甚至存在被淘汰的风险。目前,充电桩市场存在的最大问题即收回成本并盈利的时间过长。 按照市场公认价格,慢充公共充电桩成本均价在 2 万元,快速充电桩成本在 10 万-20 万元之间, 加之土地使用费、 基础设施、配电设施、运营等成本,一个充电站的总成本高达几百万元。仅仅依靠售电价差和充电服务费在短期内难以达到盈利的目标。 以一座 10 台 120KW 直流充电桩的公交专用充电站为例,前期投资成本约 500 万元;充电站每年运营成本约 67万元。如果车桩比按 6:1,充电服务费按 0.6 元/千瓦时,日均充电 5 个小时(充电率为21%),年充电量约 216 万千瓦时,充电服务费收入约 130 万元。综合测算,一般需要 8年才能收回投资成本,周期长,投入产出比较低。因此,大量企业也在开始寻求充电业务以外的盈利模式,诸如以充电桩为入口的广告、保险、金融、售车、交通工具租赁及汽车工业大数据等。 如果按照发改委发布 2020年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进行估算,每台充电桩可获得广告收入200元/年进行估算,2020 年仅分散式充电桩广告的市场规模就将高达 10 亿元。此外,以德国、丹麦为代表的欧洲国家还利用电动汽车车主充换电时间,深入拓展零售、消费等业务,围绕电动汽车充电的 2 小时建立了健身、美容、购物中心,提高了充电服务的粘性与增值性。 未来在国内一线城市内部的商业区域布点建立“充电桩+商品零售+服务消费”的产业发展模式对市场的吸引力将逐渐提升。 另外, 新能源立体车库的建设也可以引入充电桩的运营。
四、 充电桩行业的未来趋势
目前,充电桩行业仍尚不够成熟,未来的几年内,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产品技术都将迎来一轮较大的飞跃乃至变革。 因此,提前把握充电桩行业的变革趋势至关重要:
(一)充电桩技术方面仍需进一步升级
1、 充电桩智能化程度需进一步提升
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助手等新科技的推动下,充电桩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目前, 使用手机进行充电设备位置的用户占据了充电用户的大多数。 充电客户还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系统访问和充电缴费。 充电桩主可以通过手机实现对充电设备的远程监控,保证充电业务正常运营。 此外,桩与手机配对后,桩主可通过手机远程错峰充电,节省充电费用。 这些手机应用都充分挖掘了充电桩的使用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充电桩的使用效率。
大多数充电客户选择通过手机客户端寻找充电设备的位置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此外, 在传统充电桩的基础上添加智能联网模块使得充电桩可以快速连接上云端,不仅能够将自身的状态、充电数据、健康情况通知到云端,还能够接受云端发来的控制指令。此外,充电桩的硬件程序还可以通过云端进行远程升级。
2、支付场景需更加丰富化和便捷化
支付的便捷性对于充电桩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充电桩行业支付场景仍存在诸多问题: 1、许多充电桩只能支持单一卡类,容易给使用客户带来需要多个支付终端的麻烦。 2、支付终端升级麻烦。 3、支付终端运行状态难以了解等。因此,未来公共环境下的充电桩需要支持更加种类繁多的支付方式,如微信、支付宝、城市一卡通、银联卡等。不同的支付方式用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要求。此外,也需要开发更多种类的充电增值服务业务,从充电服务延伸到分时租赁、 电动汽车售后服务、与商场和超市商户合作等方面。
3、 充电桩的安全性将大大提高
近年来, 发生了多起电动车自燃事件, 究其原因包括电池系统管理不完善、 与充电设备通讯障碍导致的电池过充短路等。 在这诸多事故的导火索中, 充电桩安全问题成为了最大的罪魁祸首。因此, 充电桩安全性问题引发了行业内的强烈关注。 国家能源局也曾发布《关于开展电动汽车充电基础安全专项检查的通知》, 并在全国范围内对已经建成的纯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安全性进行专项检查。在国标规定下,电动汽车充电桩应具备过欠压保护、防雷保护、输出短路保护、漏电保护及过流保护等保护装置;电动汽车充电桩内有漏电保护器,当电动汽车充电桩在待机或充电过程中如出现漏电情况会及时跳闸,保护客户人身安全;电动汽车充电桩具备应急红色紧急按钮,在紧急情况下按下按钮,桩体瞬间断电,保护人身财产安全。企业也开发了诸多提升安全性的技术: 无电插头设计可以做到在拔下充电枪后将主回路电源和辅助电源同时切断,只有插上充电枪并认证通过后才通电,防护等级达到IP54,彻底杜绝了安全隐患; 特来电的 CMS 充电管理系统可以在 BMS 出现偏差或者异常的情况下,有效协同,停止充电,主动保护,大大提高了充电的安全。
特来电 CMS 充电管理系统工作原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4、 V2G 将成为必然趋势
V2G 是 Vehicle-to-Grid 的简称,它的核心思想在于电动汽车和电网的互动, 利用V2G 技术可以实现电动汽车和电网之间的双向通信和双向能量流,能够有效管理电动汽车的充放电过程,最小化电动汽车负荷对电网的冲击,同时充分利用电动汽车电池资源增加电网能量管理灵活性和稳定性。 也就是说, 当电网负荷过高时,由电动汽车储能源向电网馈电; 而当电网负荷低时,用来存储电网过剩的发电量,避免造成浪费。因此,V2G 技术是融合了电力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调度和计量技术、需求侧管理等的高端综合应用, V2G 技术的实现将使电网技术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V2G 技术基本原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此外,通过 V2G 的方式电网和车辆间的互动实现能量合理分配, 对于用户和电网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对于电网而言,削峰填谷措施可以降低成本,其节约的成本远远高出为电动车用户所提供的收益;对于用户而言,不仅不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为汽车充电还可以通过向电网售电的方式增加额外收入,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目前, 我国已经在北京等城市开展了 V2G 的试点研究,并在 V2G 放电负荷预测、放电控制策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未来,V2G 将成为充电桩行业的必然趋势。
(二)私人充电桩占据半壁江山, 该领域不容忽视
纵观国内充电桩市场,私人充电桩可谓占据了半壁江山:截至 2017 年底,我国的充电桩保有量达 45 万个。其中,公共类充电桩 21 万个,私人类充电桩 24 万个。 私人充电桩即用户为满足自身车辆需要自行在小区内投资建设的充电桩。2020 年私人充电桩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39.82 亿元。 而从数量比来看,根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 对 2020 年的规划来看, 2020 年私人充电桩数量将达到 430 万而公共充电桩数量为 50 万个,其比例约为 8.60,远远高于 2017 年 1.14的比例。因此,私人充电桩市场大有可为。
私人充电桩市场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 年、 2020 年私人、公共充电桩比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由于私人充电桩具有充电时间灵活自由、可以夜间充电的多方面因素,其成为了大多数车主所青睐的充电方式。在日产聆风和沃蓝达两个品牌的美国车主中,约有 65%的用户选择在家充电, 32%的用户选择在办公场所充电,而选择在其它场合(特别是公共充电桩)充电的用户仅有 3%。虽然中国目前的私人充电桩比例已经达到 50%,但是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此比例仍然有待提高。以美国为例,私人充电桩占据了整个充电桩数量的四分之三。放眼中国,到 2020 年的 500 万辆新能源汽车中,绝大部分将是私人用户。因此,未来的充电桩市场上,私人充电桩依然会扮演重要角色。然而目前建私人充电桩依然存在着诸多不便,例如与政府相关部门、电网、物业等各方所有的申请、组织、协调等工作都是由电动车私家车主个人承担,车企和运营商只负责技术和执行类工作。目前私人充电桩市场还存在一个重大问题即私人充电桩利用率较低:国内市场中私人充电桩空闲率高达 75%。这意味着私人充电桩共享市场的潜能巨大。 近年来, 随着共享理念的深入传播,开放共享的生活方式日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 公共充电桩一般为 1.8 元/千瓦时;而“私桩共享”使用的居民用电, 电价一般为 1.2-1.5 元/千瓦时。对于共享的用户而言,相比于公共充电桩可以节约 0.6 元/千瓦时,对于私桩主而言相比于居民用电 0.5 元/千瓦时的成本价格可以赚 0.7 元/千瓦时。因此说, 将个人充电桩分享在为用户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为私桩主带来了盈利,与此同时更为运营平台增加了效益。目前大部分私人电桩仍不对外开放,即便部分私人充电桩对外开放,停车收费、燃油车占位、慢充桩耗时、共享时段冲突等诸多因素会阻碍了有需求车主使用私人桩的积极性。 然而, 这一系列问题并不会成为阻挡私人充电桩共享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的角度。目前, 政府逐渐开始重视并私人充电桩的建设和分享, 2018 年 1 月北京政协委员也在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建议鼓励私人充电桩分时共享。 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在政府和企业等多个方面的努力下,私人充电桩市场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三) 充电方式还将进一步多元化
随着充电技术的发展,还可以在普通交直流电充电桩的基础上发展更为多元的充电方式,如无线充电技术、 电池更换技术、 充电堆技术等。无线充电技术:无线充电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电能无线传输。其优点在于使用方便、安全程度高、减少人工操作、提高与电网连接率有利于未来与电网互动的互联要求。 目前,东风汽车公司和中兴通讯合作在湖北建立了中国第一条大功率无线充电公交示范线,充电功率可达 60kW。电池更换技术:通过全自动或半自动机械设备,进行快速的电池更换,通过电池更换的方式实现电动汽车电能的补给。目前电池更换方式主要应用于商用车(公交、环卫)或汽车租赁领域,一般情况下电池更换时间为 8-10min。充电堆技术:将电动汽车充电站全部或部分充电模块集中,通过功率分配单元按电动汽车实际需要的充电功率对充电模块进行动态分配,通过集成站级监控系统,对充电设备、配电设备及辅助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实现为多辆电动汽车同时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