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int处理单类型数据
对于点的定义,可以是实体对象,也可以是抽象对象。这样的话,在APP里面,就能轻松地得到你想要找的每一个点都在存储器中相对存储。
采用URL的格式来定义“PointID”
点的ID,其表现方式也是与众不同的。通过列表的范例可以看得到,采用了典型的URL的地址作为点在标准系统当中的表现方式。每一个URL在互联网上都是一个独立的、唯一的链接地,那么任何一个点在不同的时刻都可以有一个独立的数据值或者参数来对应。
IEEE1888泛在绿色社区网络控制协议
关注重点
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基础通讯网络平台
点(point)的设计强化了物联网的属性特征
关注用户:与能源利用/管理/信息化相关的一切用户
应用总结
国际化设计,从IEEE1888延伸ISO18880/IEC18880
打破行业应用属性特征,应用覆盖面广
国内应用案例过少,标准实用性有待进一步检验,推广力度尚需提升
4.标准落地应用的几个关键要素
通过前面3个标准应用的简单分析及总结,可以发现一个好的标准要落地推广并被广泛接受,以下几个关键要素很重要:
首先信息化系统的网络结构,是传统的金字塔结构还是互联网化的扁平结构?亦或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决定了该标准的可扩展性;
标准的推出是为谁服务的?是否考虑到了全部主体的需求,还是仅仅考虑到了目前主管部门的需求?标准也要市场化的,让市场来决定标准的适用与否更有意义。
任何一项标准都可以从一开始聚焦一个很清晰的目标市场,这样才能做出比较有实际参考意义的规范,之后再扩展到相关应用市场空间,迭代优化也很有必要;
标准的兼容性,计算机技术发展更新换代节奏很快,如果标准中明确约定了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专业技术名称,那么日后迭代发展时自然会受其限制。
明显的例子就是:工业总线中众人熟悉的OPC2.0协议,当时引入了WINDOWS的DCOM组件作为客户端和服务端的通讯桥梁,看似先进的设计,实际上为后来的跨平台、跨系统发展带来了极其不便,OPC3.0的UA架构不得不放弃。
互联互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必须要提高重视的是数据传输的安全特征,可靠传递、安全抵达才会标准是否得以发扬光大的基石。
5.CEMS—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
愿景
如何快速集成设备或系统
如何快速采集设备或系统数据
采集的数据如何统一数据格式
系统功能应如何规范
如何定义符合系统对外接口
该系统标准实际上是希望将将建筑能源分布式光伏、风力发电、电动汽车充电桩、储能系统、楼宇自控、配电管路等各种子系统的能耗数据通过标准化形式实现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