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中国能源行业落地“一带一路”所要经历的四大阶段(4)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能源杂志  作者:孙航  2017/5/15 17:07:58  我要投稿  

能源贸易互通:服务贸易可贡献较多顺差

随着近年来美国保守派孤立主义的抬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遭到削减已是大几率事件,鉴于美国又是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因此这将减少中国的外资储备和外汇占款,从而改变国内货币供应结构,甚至可能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为防止这一现象的出现,中国有必要培养新的贸易顺差来源,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包括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在内的地区近年来生育率较高,人口红利优势明显,很可能成为继亚洲四小龙、四小虎和中国之后的下一个传统制造业承接地,并有望借此完成丰厚的原始资本积累,由此来看,这一地区存在成为中国贸易顺差来源的巨大潜力。这也是“一带一路”所能带来的巨大回报之一。

一般来讲,根据贸易产品不同,贸易常被分为物资贸易和服务贸易,在能源领域,前者经常包括煤、电、油、气、装备的贸易,后者则包括能源行业的施工、咨询、信息、金融方面的贸易,在以往的分析中,行业观察者常常将能源领域的“贸易互通”等同为背靠中东,通过管道进口大量油气,虽然这样做可有效分散中国进口油气的风险,但这样的收益显然与前期巨大的经济与精力投入不匹配,为了让能源领域为中国的贸易顺差与外汇收入做出更大贡献,笔者认为,中国将会发挥自身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为沿线各国提供能源领域的融资、技术、咨询等多样化的能源服务,从而使得能源领域能够为中国加大对沿线国家贸易顺差的目标作出一定贡献。

需要指出,要提供高性价比的能源服务贸易,既需要先天深厚的原始积累,也需要后天持续的吸收充电,一方面,在服务质量上:从现有的能源融资体制和科技创新情况来看,中国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事实上,此前中国已经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关于深化能源行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相关的文件,但要让这些政策真正落地,并培养一批有技术竞争力的企业,实际上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金融机构、研究机构的共同努力。而另一方面,在服务价格上:鉴于国内通胀势头短期内还难以扭转,简政放权、降低税费、生产要素改革等一系列“降成本”措施仍然需要继续坚持推行,如此,方能确保中国能源服务企业的成本优势,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作者为领航智库能源研究员)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