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一周的时间很快又要过去了,回顾这一周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发布的新闻中,哪些是受关注的热点新闻呢?让我们一起来关注。
Top1:国家发改委公布28个新能源微电网名单
4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公布《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2017年本低碳部分)(以下简称《目录》)中曾有指出,微电网储能应用技术系零碳技术,可适用于电力行业各类型微电网工程以及分布式风储、光储工程。该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并于2015年通过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名单的通知》,28个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获批。
Top2:全球能源互联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能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下称“合作组织”)成立一年多以来,推动能源变革从高碳向低碳、从低效向高效、从局部平衡向大范围配置正在成为全球共识。
5月4日-5日,合作组织在天津举办“走进特高压,走进全球能源互联网”采访活动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新闻发布会。第一财经与中外媒体记者一起体验了能源互联的智能、便捷与高效,感受全球能源互联网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新动能。
据了解,目前,中国已建成“六交七直”、在建“两交七直”共22个特高压工程,成为西电东送、北电南供的能源大通道。
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全球能源互联网能够实现清洁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世界和平发展。
Top3:这里有一份“一带一路”国际能源合作的最全情况
国家电网公司是“一带一路”的实施主体,也是行业的领先者,必须要在标准上高度重视,这样才能够实现“一带一路”“走出去”的目标。在行业标准方面,国家电网公司主要在两个方面发力,一是把技术、产品及时地转化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二是推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
在国际标准上重点抓三件事:①使中国的标准与有关国家实现互认。②力争把我们基于先进技术制定的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提升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现在我国在电工领域,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水平达到了80%左右。③国家电网公司在政府的支持下,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推动中国标准更多地向国际标准转化。
Top4:探讨几种关键储能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前景
储能对是能源互联网发展愿景中的支撑技术。近年来,随着电力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提速,我国储能市场正在徐徐开启。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公开数据显示,从2015年7月到2016年12月,不包含抽水蓄能和储热在内的新增规划储能项目,总装机量达到740MW。未来的两三年内,我国储能的累计安装量,或将实现七到十倍的增长。另一面,我国储能技术也获得了巨大的突破。国内锂离子电池、铅炭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超级电容等主流储能技术的成本已经有了大幅降低。
Top5:这篇文章说透了“弃风弃光”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2017年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2016年风电并网运行情况》,全年“弃风”电量497亿千瓦时,超过三峡全年发电量的一半,全国平均“弃风”率达到17%,甘肃、新疆、吉林等地“弃风”率高达43%、38%和30%,今年一季度全国“弃风”电量135亿千瓦时,全国平均“弃风”率16%,业内震惊,业外惊诧。
其实严重“弃风”并非偶发事件,2011年全国“弃风”电量就已达到123亿千瓦时,“弃风”率约为16%,此后愈演愈烈,“弃风”成为能源和电力行业的心腹之疾。7年间,全国累计“弃风”电量达到1500亿千瓦时,直接经济损失800亿元以上。国外虽然也偶有“弃风”,但如此大面积、长时间的严重“弃风”,却只唯我独此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