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蜀道难”7200万千瓦水电路在何方?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亮报  作者:刘早  2017/3/29 13:48:31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利用电力外送通道,不仅可以解决四川弃水问题,还可以缓解相关省份用电紧张的形势。

在我国西南地区,四川等地的弃水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电力需求增长回落、规划外送通道“落地难”、消纳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使得大量清洁水电因为送不出,只能白白弃掉。2016年,四川电网的调峰弃水电量达142亿度,创近5年来新高。四川弃水症结到底在哪里?未来又将如何解决?

全国人大代表眼中的弃水之痛

放眼整个四川,全省的水电装机突破了7200万千瓦。去年,四川电网的调峰弃水电量同比增长了40%,创近5年来的新高,达到142亿度,这相当于拥有8000万人口的四川省全年居民生活用电量的40%左右。

在此之前,骆云莲根本没有意识到家乡的弃水问题会有这么严重。

骆云莲的家,位于四川雅安西南部的汉源县永利乡古路村,是闻名全国的“悬崖村”。当地群众攀着藤梯从悬崖上进出村庄的报道备受社会关注,甚至引起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今年,是骆云莲担任古路村党支部书记的第7个年头。

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一直是骆云莲的心愿,她告诉记者,“悬崖村”过上好日子,电力帮上了大忙。

平均海拔2000米的古路村名中虽然带“路”,却至今未通公路,130多户居民用上电,也不过是六七年前的事。2010年,当地供电公司专门从对面的山崖上拉了一条电线,古路村才通了电。“有了电,古路村的村民才有机会体验到现代生活,才能发展旅游业和农畜产业,才能摘掉贫困帽子。”在骆云莲心中,电是个好东西。

但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有关四川弃水问题的报道,这让她对家乡、对水电有了新的认识。雅安,这个素有“川西咽喉”之称的地方,曾因一场地震广为人知,但很少有人知道它是全国十大水电基地之一。大渡河、青衣江从此起彼伏的山峦中穿行而过,大大小小的支流共计上百条之多。

“有的地方用不上电,有的地方却要把上亿度的水电弃掉,我想不通。”骆云莲告诉记者,“走过了很多水电站,每次看到白花花的江水倾泻而下,我的心里便不能平静——川流不息的大渡河水流经我家门口,这么宝贵的水电,却因种种原因被舍弃,太可惜了!”

骆云莲不懂电,但她关注家乡的弃水问题,这源于她的另一个身份——全国人大代表。“弃水发生在我的家乡,作为人大代表,我有义务关注这一问题。”今年是骆云莲作为第十二届人大代表的最后一年,她决定做一次调研,把解决弃水问题的建议带到北京。

雅安的弃水问题,其实很有代表性,是四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水电消纳难的缩影。

四川拥有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等水电基地,大小河流共计1300余条,是我国的水能资源大省,全省可开发利用的水电装机容量达1.2亿千瓦,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然而受到电力供需、外送通道、地方保护等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影响,弃水问题一直存在。

“水电太多,本地消纳不了,又没有足够的外送通道送到外地,只能白白浪费。”这是骆云莲在调研中听到最多的解释。

弃水问题有多严重?骆云莲在调研中得到了答案:目前,雅安市并入四川主网的水电站有92处,装机容量1090万千瓦。放眼整个四川,全省的水电装机更是突破了7200万千瓦。去年,四川电网的调峰弃水电量同比增长了40%,创近5年来的新高,达到142亿度,这相当于拥有8000万人口的四川省全年居民生活用电量的40%左右。

据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技术人员测算,142亿度水电如果投入使用,可节约标准煤400多万吨,减少排放1100余万吨二氧化碳以及大量的二氧化硫、粉尘。

“不仅如此,弃水还直接减少了水电站的发电量,降低了水电行业的产值和增加值,影响了整个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骆云莲说。

大量绿色清洁的水电“付诸东流”,未免让人感到遗憾,这样的局面是如何造成的?今年1月,在国家电网公司第三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暨2017年工作会议上,国家电网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主任陈国平做了关于清洁能源消纳的专题报告,指出清洁能源消纳面临电源结构不合理、电源与电网发展不协调、省间壁垒严重、市场和政策机制建设不健全等问题,这其中也包括水电的消纳。

一组数据对比为我们揭示了四川水电本地消纳难的原因:“十二五”期间,四川水电投产3976万千瓦,年均增长18.6%,相当于新增了近两个三峡电站的发电能力。而相比之下,四川省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却呈现出下降态势,2011至2014年,增速分别为13.07%、4.53%、6.46%、3.81%,到了2015年,甚至出现了-1.1%的负增长。

如今,四川省拥有7200万千瓦的水电装机容量,按满发计算(实际情况需考虑枯水期与丰水期),年发电量将超过6000亿度,可供整个四川连用3年。

一方面是迅猛发展的水电,一方面是缓慢增长的本地用电量,这使得四川水电近年来陷入了严重的发展困境。截至去年年底,四川省内最高用电负荷、平均用电负荷仅为全省发电装机的43%和35.5%,这也就意味着四川省有60%左右的富余电量,需要在外省甚至全国范围内寻找需求市场。

“从全国范围来看,一方面,四川大量清洁水电闲置,造成巨大浪费;另一方面,华北、华东等负荷中心又因大量燃煤发电产生环境问题,亟须推广清洁能源。”在骆云莲看来,加强四川水电外送通道建设,是解决弃水问题的重要手段,她也把这一建议带到了3月初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

“我了解到,在四川弃水这一问题上,国家电网公司采取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措施,比如通过加强跨区跨省输电通道、大力发展抽水蓄能电站、加强科技攻关实现高比例消纳新能源等,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弃水问题很复杂,光有国家电网公司一家企业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当地政府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在我看来,外送通道建设至关重要。”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骆云莲提交了《关于破解水电难题促进灾区产业振兴的建议》,呼吁尽快启动四川新的“西电东送”外送通道建设,解决四川省内的弃水问题。

外送通道背后的难题

电力外送通道不是想建就能建的。电力外送通道的建设需要提前规划,水电站工程顺利“上马”,相关通道建设却没有及时规划审批,这是四川水电外送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其实,通过加快外送通道建设解决四川弃水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的一个共识。

利用电力外送通道,将四川水电资源外送华中、华东、华北,不仅可以解决四川省内的弃水问题,而且还可以缓解相关省份用电紧张的形势,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更广范围内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效率。

为实现水电的进一步消纳外送,多年来,国家电网公司一直在积极努力。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