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在需求侧要做什么?
实验室的依托单位是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该单位是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北京市发改委在电力需求侧管理领域的主要技术支撑单位。实验室围绕综合能源优化利用、供需互动需求开展理论技术研究、核心装备研制、技术支撑服务、标准制修订、试验检测等工作,是国内面向用电与能效领域的综合性专业研究机构。
主要研究内容:一是区域多能源系统优化与评价技术;二是需求响应与用电互动技术;三是需求侧能源互联信息建模技术;四是用户典型系统/设备互联能力测试技术。
四、实验室主要解决哪些问题?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一是不同形式能量间的互补特性以及多能源系统的集成机理;二是灵活资源互动调节特性及规模化资源聚合特性。具体问题包括:
1.解决需求侧多种能源互补的优化问题,建立冷热电多能互补和用户侧“荷-网-源”互动量化数学模型,实现太阳能、风能、热泵、储能等多种能源综合协调利用,促进冷、热、电等多种能源之间优化互补调控,在城市综合体和园区规划中引入低碳和节能指标。
2.解决多用户间资源互动协调配置、楼宇/小区/园区用电智能化等问题,建立典型系统/设备的自动需求响应仿真与动态聚合模型,实现需求响应资源数字/物理混合仿真。
3.解决多元用户用能系统/设备信息模型、数据接口不统一等问题,建立需求侧资源的统一信息模型,形成需求侧资源与电网/能源服务商之间的信息交换机制。
4.解决智能用电系统/设备之间缺乏互联互通检测手段的问题,形成标准化的协议测试,规范检测流程,实现不同智能用电系统/设备互联互通。
五、实验室有哪些强大的实验设备?
该实验室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南邵镇国家电网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占地面积约1875平方米,拥有仪器设备202台(套),设备资产原值2054万元,固定资产现值1325万元。
1.电能服务管理平台
该系统集成了国家电网公司经营范围内用电信息采集数据、营销业务数据、电网运行数据、重点用户内部设备运行数据等,具备宏观经济分析、有序用电、需求响应、用能分析等功能,是能源服务的交流共享平台,可为政府、电力企业、用能客户、节能服务机构提供各类服务。
2.北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线监测系统
该系统是国内第一个由政府投资的省级区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线监测系统,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开发,可接入包括分布式光伏、集中式地面光伏、风力和生物质等多种类型发电项目,能够实时监测项目基本情况、发电量、电能质量、资源利用情况等,具备数据采集、信息展示、分析比对、综合评估等功能。截止目前,接入项目数量超过270个,未来还将持续扩大监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