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终端与一致性测试系统
该系统可为能源服务项目现场终端设备与系统提供主站软件、通信一致性测试、性能检测等测试服务,为国内首家获得美国OpenADR联盟需求响应一致性测试资质。
4.综合能源优化及供需互动仿真系统
该系统具备多种能源并网、多类负荷协调优化运行、用户侧多能互补与需求响应等策略模拟仿真功能,能够支撑综合能源优化、需求响应供需互动技术研究以及相关的标准验证。
5.移动式能效检测试验系统
该系统由信息采集系统、通信传输系统、专业能效分析软件模型构成,具有“检测设备专业化、数据采集便捷化、分析模型精细化、能效诊断快速化”等特点,能够实现能效诊断、节能潜力分析等功能,已在北京等10余个省/市部署应用。该成果经两院院士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鉴定,项目整体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集成的移动式能效实验室为国内首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6.电动机检测试验系统
该系统从德国引进,是国际一流、自动化程度高的电机测试系统,采用电能反馈法进行测试,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利用,能够完成500kW功率范围的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型式试验、能效检测。
六、实验室有哪些权威专家?
实验室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中国科学院院士陶文铨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实验室建设和发展提供专业指导。实验室拥有国家电网公司专业领军人才1人,公司级专家人才3人,现有员工26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18人;正高级4人,副高级5人,中级职称9人;40周岁以下19人,40至50周岁3人,50周岁以上4人。
七、未来实验室发展的“小目标”
实验室将重点围绕区域多能源系统优化、需求响应技术持续开展相关研究,主要预期目标有:
1.提出基于需求侧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系统协同优化规划方法,形成典型区域综合能源规划配置方案;建立需求侧冷热电多能互补仿真模型和综合能源能效评估模型,提出综合能源系统能效评估指标体系;提出园区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的多目标多场景优化策略;开发冷热电多能互补物理/数字混合仿真系统。
2.提出面向电网削峰、可再生能源消纳、电网应急安全等多场景下的需求响应资源调节方法,建立典型工商业用户自动需求响应潜力评估与仿真模型;建立园区需求侧资源的动态聚合模型;研发适应不同需求响应资源参与供需互动的终端及系统;研发需求响应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系统。
3.建立典型负荷设备/系统、分布式电源、分散式储能、电动汽车等需求侧资源参与供需互动的统一信息模型;设计需求侧资源与电网/能源服务商侧系统信息交换机制与交互方式;研发智能园区/家居灵活性资源即插即用装置。
4.基于OpenADR等标准通信规范,建立用户典型用电系统/设备的通信一致性及互操作测试方法;研发智能用电一致性测试与互操作实验系统;提出需求响应国家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