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成品油管道
加快国家骨干成品油管线省内支线建设,完善炼化基地外输管道,形成“三横四纵三专线”的成品油输配网络。
近期重点建设中石化青岛-烟台、烟台西港区-淄博、东营港-广饶、日照港-沾化、日照港-海右石化、董家口-沂水-淄博、潍坊滨海-青州等管道,新增成品油输送能力4450万吨,总输送能力达6430万吨/年;远期建设中石油烟台-青岛-潍坊-滨州管道、东营港输油管道,成品油输送能力达8730万吨/年。
3、天然气管网
统筹沿海LNG接收站、陆上天然气入鲁通道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域天然气管网,兼顾输调配和高压管存储气调峰,建设省级天然气运营管理平台,构建覆盖全省的“六横八纵三枢纽一环网”天然气输配网络。
近期重点建设山东LNG外输管道、天津LNG外输管道、新粤浙豫鲁支干线、中俄东线、青宁线等天然气主干管道,输气能力达960亿立方米/年;建设泰青威诸城支线、平泰线曹县支线等县市区供气支线,完善省内供气管网;建设济青复线临淄联络线、西北城市联络线(菏泽-聊城-德州-东营)等区域管网联络线,增强资源调配能力,保障供气安全。远期重点建设烟台LNG外输管道(含青岛支线和东营支线)、中海油蒙西煤制气管道、中海油沿海天然气管网山东支线进一步增强资源供应,总输气能力超1000亿立方米/年;建设董家口-沂水-淄博、馆陶-聊城、曲阜-枣庄等管道,增加资源互联互通和调配能力,形成全省“一张网”的大格局。
(三)加快应急储备调峰设施建设
随着我省油气消费总量的不断增加,应急储备调峰需求不断扩大,在我省主要油气消费地市建立应急储备调峰设施,降低源于能源的经济风险,对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1、LNG接收站
近期,重点扩建山东LNG接收站,加快已开展前期研究工作LNG接收站项目的审批建设速度,期末总库容达240万立方米,储气能力达15亿立方米;远期鼓励我省有实力的企业积极获取国外天然气资源,根据沿海港口总体规划,在有条件地区部署LNG接收站,总库容达630万立方米,储气能力达40亿立方米。
2、天然气地下储气库
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具有储量大、调峰范围广、经济合理、安全系数高等优势。近期,结合我省油气田开发情况,适时选择有条件的枯竭油气藏开展地下储气库建设,重点研究利用中石化胜利油田商河县境内商河油田和玉皇庙油田建设储气库可行性;远期重点研究高用气负荷区周边建设储气库可行性,并加强与周边省份储气库建设合作,利用中原油田储气库群增强我省天然气应急储备调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