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在长江下游徐六泾河段常熟江边,巨大的围挡将长江岸边一片施工现场严严实实地隔离开来。目及之处,长江徐六泾段江面上,大小船只穿梭而过,好不繁忙。举目眺望,世界上首座超千米的跨径斜拉桥——苏通大桥悬浮在江面上,蔚为壮观。用不了多久,这里还将诞生另一项世界之最——苏通GIL管廊工程。
不上天,就遁地
苏通GIL管廊工程是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一部分。作为重要的过江工程,苏通GIL管廊工程建成后,淮南—南京—上海工程将与已投运的皖电东送淮南—皖南—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合环运行,形成贯穿皖、苏、浙、沪负荷中心的华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环网。苏通GIL管廊工程可谓华东特高压交流环网合环运行的咽喉要道和控制性工程。
那么,什么是GIL?为什么要在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工程中采用GIL技术呢?说起这些,还真有一段不得不提的故事。
GIL是GasInsulatedMetalenclosedTransmissionLine的简称,中文称为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是一种采用金属导电杆输电并将其封闭于接地的金属外壳中,采用压力气绝缘的一种输电线路。苏通GIL管廊工程就是依托这一技术,以综合管廊为载体穿越长江。
起初,苏通长江过江工程原本采用架空跨越过江方案,跨越5公里宽的长江,可研方案主档跨距2150米,跨越塔塔高346米,需要在长江建设跨越塔3基。可研方案取得了环保、水保、国土、交通及地方政府所有协议,并通过核准。
苏通大跨越位于长江下游徐六泾河道,这段河道是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段,长江上游水道在此处迅速收窄,徐六泾河道下游又迅速变宽。这里是长江最为繁忙的“黄金”航道,江面仅有4.7公里,每天有3000多艘船只往来。面对这样的现实,在施工许可办理过程中,江苏海事局提出:为保障通航安全,要求增大跨越档距,减少江中立塔数量,同时增加基础防撞能力,满足通航安全要求。
2015年1月,按照地方海事、港口主管部门要求,为减少对航道影响、提高通航安全性,江中立塔数量由可研方案的3基减少到2基,最大跨越档距由2150米增大至2600米、跨越塔高由346米提高至455米,塔重由6000吨增至12000吨,基础尺寸由90米×90米增加至120米×130米,单基跨越塔基础混凝土由10万立方米增加至20多万立方米。2015年11月,交通运输部组织对《苏通长江大跨越工程航道条件与通航安全影响评价报告》进行评审,评审意见要求补充论证架空方案不可替代性的合理分析,并提供相关支撑性文件。2016年1月,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对《苏通长江大跨越工程防洪报告》进行了评审,评审意见提出,鉴于工程河段河势敏感、综合开发利用率要求高,建议开展隧道穿越方案研究工作。
鉴于此种情况,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国家电网公司紧急启动了过江备选方案(GIL管廊方案)的研究论证工作,并于2016年1月6日召开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苏通长江过江方案专家评审会,会议认为,在综合考虑技术、安全、工期、投资、港口规划调整、社会影响等因素,推荐采用GIL综合管廊过江方案。采用GIL技术建设过江工程看似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但其实国家电网公司早有技术储备。2009年,淮南—南京—上海工程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就对GIL管廊跨越过江做了初步论证,并在2014年初正式启动了1000千伏GIL关键技术研究框架论证、系统分析研究和设备研发工作,决心拿下这个技术难题。
从1972年世界上首条GIL投入商业运行以来,GIL技术发展缓慢推进。截至目前,GIL产品电压等级覆盖73千伏~800千伏,在全世界范围内投入应用的总长度超过700公里,主要用于核电站、水电站地下送出工程,电网输电线路中少有应用。现有产品中,550千伏和420千伏等级的GIL应用最为普遍,特高压等级GIL尚未有正式的产品。近年来,随着特高压输电技术的进步,国内开展了特高压交流GIL样机的研制工作,基本完成了特高压GIL样机的研发,并在特高压变电站实现了替代GIS母线的示范应用。特高压GIL具有传输容量大、损耗小、不受环境影响、运行可靠性高、节省占地等显著优点。与架空线路或电力电缆相比,GIL的传输容量更大、电能损耗更低。苏通GIL管廊工程是世界上首次在重要输电通道中采用特高压GIL,两回1000千伏GIL管线单向长度达5.8公里,6相总长约35公里,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超长距离GIL创新工程。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苏通GIL管廊工程需要突破不少技术难题。“GIL设备要敷设在存在多个转角及坡度段的水下管廊内,每根GIL管长度为18米,要一根一根连接成总长为5880米的管道,每根管道需要弯头连接并保证气体不泄露,这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技术。”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建设部输配电处处长袁骏介绍,“此外,合理设计特高压GIL结构,采用有效的金属微粒印制措施和手段提高GIL的可靠性,也十分关键。”
目前,GIL工程技术的各项研究正在稳步推进,未来随着设备制造水平的提高,GIL将朝着小型化、低损耗、高可靠、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特高压GIL输电技术适合作为架空输电方式或电缆送电容量受限情况下的补充输电技术,更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