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这次燃料电池车也放到一个相对比较重要的地位。燃料电池方面,技术路线图只是规定一个目标,如果继续推进的话,在产学研这个层面到底应该怎么去做?
付于武:我们中国的燃料电池,这几年甚至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过去大连物理所搞的燃料电池还是不错的,但是这几年动静很少,核心人才也被加拿大的巴拉德公司给挖走了,但是这次路线图是基于对全球燃料电池这几年快速技术进步的认识,就是新能源汽车切不可以忽视燃料电池,忽视了有可能在某个历史阶段会犯错误。所以作为国家的一个产业路线图,发布必须全面。
第二个是,以期唤醒企业对燃料电池的重视,也唤醒政府对燃料电池的重视。如果从战略上考虑,不布局很可能是有问题的,这是一个初衷。
智能网联是个“裸身”
《21世纪》:很多企业现在都在布局智能网联,现在IT企业也都进入了,您觉得智能网联现在是不是走在前列了?
付于武:我们确实没走在前列,但是我原来认为这个差距不大。这次我们开了两个技术分会,一个技术分会是国内技术上的,包括华为、百度都参与进来,还开了一个会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包括丰田、本田、日产、通用、博世、宝马都来了。
国际巨头都做得不错,国内几个整车厂,比如上汽、一汽、长安等,他们的智能网联做得比较好,我在总结这两个会的时候一直强调智能网联的冲击,我觉得我们做得不错了,但实际上跟国际的先进水平相比距离很大。在核心技术、战略上我们跟人家的差距依旧很大。
所以这次我们内部的首脑分会,就是大家一层层剥,剥到最后发现就是个“裸身”,我们没有技术供应商,没有核心的零部件,体系不足真让人惊出一身冷汗。
第一,我认为缺少方向的判断;第二,我没想到差距这么大,就是我们产业链的配置和创新链不完整。
《21世纪》:车企现在会有担忧,比如未来工信部制定的政策是不是完全就按照技术路线图去走了?您觉得就根据这个技术路线图设立的这些目标有哪些政策是亟待要出台的?
付于武:亟待出台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特别是补贴政策,新能源汽车既然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不能因为骗补就停下。这是一种战略,技术的制高点我们都应该达到,补贴政策的标准相信能够落地,即使退缩也要明确,现在这个市场没有政府的政策是绝对不可以的。另外就是小型车购置税减半政策。
不需要太多新创公司
《21世纪》:通过发改委、工信部放的这几张牌照来看,第一个是北汽新能源,第二个是长江,第三个是前途,第四是奇瑞新能源,接下来还有很多传统汽车厂去申请生产资质,这个牌照还会有意义吗?
付于武:我们是在重复昨天的故事,政府管理思路、管理理念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好比产品认证、企业资质认证,政府得强力管,但是事中、事后毫无疑问应该是加强的,这一定要跟进,因为汽车确实是安全属性第一,我们对智能化、网络化安全问题做了特殊的定义和见解,那汽车既然安全问题这么严重,特别是新能源和智能化,我们如果不事中事后管的话,汽车就会容易引起大问题。
《21世纪》:最近,新创电动车热潮不断,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的新创公司吗?
付于武:当然不需要。我们的投资冲动还是非常强烈的,可是投资冲动来源于什么?要找经济增长点,所以也带来了汽车有这么大的魅力,也有很多实体性的公司,地方政府要找一个大项目,就找汽车,找了汽车得有新能源汽车,又有出口,又该审批,我觉得这很可怕。
经过这么多年,我们运动式思维,还在某种意义上影响着决策层,这种思维影响的政府行为是很厉害的,中央过去提倡的是战略性新兴企业,现在又强调产业强国、中国制造2025罗列了十大重点方向,把激情燃烧起来了,但现在的投资渠道出口比较少,所以我们是特别反对运动式的思维。
将来这就是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带来的重复建设,就是恶性竞争,对这个产业的转型升级(爱基,净值,资讯)都是不利的,所以我觉得这个方面政府一定要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