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卓平:新能源汽车在发展,而相关的政策也会逐步成熟和完善。目前的补贴政策是存在一定疏漏,但有时候要换位思考,在这个阶段要想出一个非常细致又一步到位的政策也不太现实。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看到政策所达成的效果,那就是企业愿意投入去做,现在几乎所有车企都将新能源汽车列入规划当中。而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知度也大大提高。因此大家不能只看表面,特别是媒体,看到问题不要仅一味地攻击,要客观地进行报道。
黄昆:我从企业的角度上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新能源汽车是新生的事物,成本相对较高,此外与成熟的传统内燃机车相比,续航里程和质量控制体系还存在较大的待开发空间。然消费者购买新车看重的多是性能和价格,划不划算。企业研发生产新车型是需要挣钱的,相对会比较慎重。
另外,从质量标准体系来看,传统的内燃机汽车建立相关体系经历上百年的时间,而企业新技术、新方向、新环境上来之后,都会面临相同的问题:标准怎么建立?质量和安全方面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上的积累和沉淀。这需要引领和引导,就像孩子学走路一样,国家政策成功的地方,就是让企业愿意花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去造新能源汽车。
方文韬:补充一下我的观点,国家有政策上的扶持是件好事,极大程度上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虽然目前存在一定疏漏,但大家别忽视了市场化。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认知度提升,并且已然成为趋势的时候,自然会有“优胜劣汰”的出现,且各种规则运转会逐步完善,踏踏实实去积累人才和技术经验的企业会浮出来,而差的则会被市场淘汰。
宏观管理和生态管理需加强
记者:在新能源发展过程中,您觉得在政策扶持方面需要做哪些改进?国外有哪些经验可供借鉴?
陈清泉:我觉得首先是体制上的改变。目前政策在大的方向和理念上是正确的,而在宏观管理、生态管理、顶层设计和协调可能需要加强。
发展电动汽车究竟要产生什么样的效益?政治效益是什么?经济效益是什么?能源效益是什么?环保效益是什么?民生效益又是什么?这些是互相矛盾的,当各种互相矛盾的时候怎么协调。如德国、美国等会比较重视各个层次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平衡,只有平衡了才能健康发展。而目前我们在此方面比较缺乏。如补贴方面,现在在电动汽车我们开始用积分,续航里程是当中重要的部分,但是这么多的行驶里程数所对应的能源和环保方面是否均衡却有所忽视。
此外,现在讲跨界融合,这需要的是业态管理,靠生态气候土壤,而不是靠条条框框。过多的条框不利于现在当前的创新,不利于智能提升,这是跨界融合的东西。因此需要打破一些条框,生态发展。
当然借鉴国外的时候我们也要根据自己的国情,总体来说,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事物,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也面对许多管理上的挑战,但事情整体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新能源发展不能只关注性能而忽视质量
记者: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虽然还没有出现大的隐患,但质量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您如何看待目前此方面的质量管控情况?
余卓平:在此我首先要呼吁的是千万别一味地讲性能而忽视了质量,新能源汽车质量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电池质量应该放在首位。为什么现在电动质量现在不完全如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一个大的企业去对它的生产投入进行大规模的“压宝”,因为市场上不断会有新技术爆出,导致企业不敢投,生怕刚投完又被新技术覆盖了。我认为现在的关键是将电池的质量和可靠性做好,成本降下来,而不是盲目的追求性能提升。
此外,任何一个新的真正的产品及技术,都应该有个平台期,保证质量是要投入的,这个平台期要收获要赚钱,要给企业一个缓冲的机会,一味地强调性能谈创新,一股风地去炒作新概念新理论,对于整个行业和技术的发展是不利的。
李涛:我们更多的从第三方认证角度来看,在质量上近期手机出现的问题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警示。我们知道手机电池已经是较为成熟的领域,但依然可以使一个行业巨头面临如此大危机,而汽车电池其要承担的质量和安全要求更高,无论在运输还是生产、充电过程中随时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来不得半点虚假。
另外一点是,目前国内的企业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时候需要有国际视野,去研究国际上的规范和质量认证标准。相对于传统汽车来说,新能源汽车技术上与国外相差较小,未来赶超的机会很大。
方文韬:从质量和认证要求来说,我认为对零部件方面的要求需要更详细、更高,尤其是电池检测,电池的稳定性是首要考虑的地方。对于主机厂来说,我们自己也正在讨论,如何参与到供应商过程中的一些评审和管理,在供应商这边如何进行控制等。而对于我们自身来说,电池的绝缘性、抗撞性也是我们重点考虑的地方。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新能源发展过程中,智能车联是必要考虑的内容,两者是要结合或者是要融合的,这会在安全性方面带来更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