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站电气二次主设人张春辉说,全站采用预制光缆和尾缆,现场“即插即用”,使二次设备安装工期缩短了15天,并通过光缆设计和设备组屏的优化,按间隔去向合并光缆的方案,使全站共减少光缆15100米,减少投资28.4万元;二次设备优化整合,使全站共减少屏柜76面,减少建筑面积214平方米。
在黄河站初设评审会上,方案体现的智能化变电站设计理念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更是获得了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打出的103分的高分。2016年4月,黄河站一举获得2015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国网山东经研院由此成为获得这一殊荣的全国唯一一家省级经研院,由此跻身我国电网设计行业的前列。
精益管理塑造高品质工程
再美好的蓝图,也需要扎实的工程建设来实现。作为建设管理单位,国网山东经研院在黄河站建设中秉承“安全、适用、精细、创新”的理念,坚持设计优化、策划细化、工艺深化、指标量化,采用基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管控。
在前期策划阶段,该院结合以往经验,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技术、新工艺,为黄河站量身定制了8项“国内首创”,从而确立其在我国智能变电站领域的引领地位:首次在500千伏变电站采用EPC总承包管理模式;首次采用基于CORS技术的输变电工程便携式测量系统,实现施工测量工作的“一键式”操作;首次采用自支撑组合大钢模板整体浇筑防火墙施工工艺,形成清水混凝土组合大钢模板技术导则;首次采用GIS设备自动注气装置,提高注气效率;首次采用变电站GIS大体积混凝土移动式施工平台,提高基础施工的机械化和标准化程度;首次在变电站采用复合材料模板施工清水混凝土电缆沟,提高电缆沟的整体质量;首次采用设备基础埋件定位仪,从而控制埋件精准度;首次采用变电站二次绝缘监测装置,提高继电保护设备安全运行的质量。
“正式开工前,我们先后组织了工程创优策划会、创优知识培训、管理目标宣贯会,提高全员创优意识。”黄河站业主项目部经理张利民介绍说,随着工程的开工,创优工作小组正式成立,由此构成了业主项目部、总承包项目部、施工项目部、监理项目部、质监中心站及生产运行单位层层把关的管理网络体系。
该工程全面推行样板引领,业主项目部将首个分项工程首个检验批部位作为样板,明确质量控制要点和样板标准,实现由“实物样板”到“实体样板”的转变;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质量管理体系,落实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五方责任主体质量终身责任;注重“验评分离、强化验收、过程控制、完善手段”,严格执行施工三级自检,按时组织开展工程中间验评和质量预评价;邀请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专家赴现场开展创优咨询与检查,为工程一次成优奠定基础。
是时候到黄河站看看了:采用清水混凝土浇筑的10面防火墙墙体平整,表面光洁,工艺美观;设备基础内实外光,工艺精良;采用机械收光、手工倒角、圆弧起拱工艺的道路,线条顺直、转角圆顺;采用工厂化预制的电缆沟盖板规格一致、色泽统一;室内地面瓷砖以及卫生间地砖、墙砖与吊顶对缝一致;开关、插座、地漏、管阀出墙接头居中;全站照明采用节能灯,每年可节电10万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