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十三五”期间,我国电网建设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阶段,规模已跃居世界首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六大跨省区的电网,分别是南方、西北、华东、华中、华北和东北这六大电网,输电线路总长度超过了115万千米,500kV及以上的输电线路已成为各区电网输电主力。我国的国土幅员辽阔,地形也相对复杂,丘陵较多、平原较少,加上气象条件的复杂多变,给跨区电网和超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建设带来一定难度,加上建成之后的维护与保养,仅仅依靠现有的检查手段和常规测试并不能满足高效快速的要求,也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架空输电线路作为电网的核心,其安全稳定运行关系到整个电网的效益和稳定。现有的巡检图像处理方式,大都是基于人工判读的方式来完成目标部件的标定和缺陷的分类。人工判读方式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由于一次巡检可以获得大量的图像信息,这种巡检方式无法及时的给出分析报告。人工判读方式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作为依据、易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得最终结果偏差较大。无人机技术的运用,能够很好的完成电力巡检和建设规划任务,自然就能得到了电力企业的认可及大规模应用。
技术标准
1、企业标准:国网和南网都建立了自己的机巡相关企业技术标准
2、电力行业标准:中电联、国网、南网牵头制定了一些电力行业标准
3、行业协会标准::属于团体标准,包括中国(深圳)无人机产业联盟2015发布《民用无人机系统通用技术标准》,无人机系统标准化协会提出《民用多旋翼无人机系统通用要求》等十九项标准计划。
2013年,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下发《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业界普遍认为这代表着迈出了无人机规范管理迈出了第一步。
在电力行业,无人机主要被应用于架空输电线路巡检,为此国家电网发布了Q/GDW11383-2015《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系统配置导则》、南方电网发布了《架空输电线路机巡光电吊舱技术规范(试行)》、中电联发布了DL/T1482-2015《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作业技术导则》,对无人机巡检系统及光电吊舱进行规范。
无人机应用分析
细查故障
喷火清障
精确测温
攻关地面测温(手持热红外仪)精度不足的生产难题:
配合无人机研发微型热红外测温仪,避免了因发热点定位不精确而导致的抢修方向误判。
3D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