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能源开发利用正进入以“互联网+”新能源为特征的新时代,积极发展能源互联网,是我国应对能源革命的主要策略。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不断推进,电网的形态将更加智能灵活,必须开展技术创新与突破,才能匹配各类需求。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在新型交流输电技术研发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为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更好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电网互联互通已成世界课题
在刚刚结束的G20峰会上,建立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的倡议引起各界关注。这个体现中国担当与智慧的倡议,也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指明了清晰可行的实施路径。
电网互联互通涉及政策、科技、市场、环境等诸多方面,要解决好能源问题,必须以全球化视野、可持续理念、前瞻性思维、战略性举措和创造性技术着力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构建安全、高效、清洁的现代能源体系。
中国倡议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以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而电网互联互通的例子,不仅仅是中国的特例。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可持续发展问题,西欧和北美发达国家相继提出了建设欧洲超级电网(Supergrid)和2030年北美大电网(Grid 2030)的愿景计划。根据这些计划,欧洲北海沿岸国家将以丰富的北海海上风力资源为基础,利用直流电网技术整合各国的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和水力发电资源,建设连接北海沿岸清洁能源项目的超级电网,并进一步扩展到非洲,把沙哈拉沙漠的太阳能(沙漠计划)输送到欧洲。
2011年,美国提出了2030年电网预想(Grid 2030),即美国未来电网将建立由东岸到西岸,北至加拿大、南至墨西哥,主要采用超导技术、电力储能技术和更先进输电技术的骨干网架。
在中国,根据规划,到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将形成以特高压为骨干的坚强智能电网。而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规模将更大,技术要求也会更高。未来,电网的灵活性、智能性、友好性都需要相应技术支撑。
创新是推动能源转型的“金钥匙”
重大技术突破对于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意义重大,将大幅提高能源供应的安全性、经济性。输电技术进一步开发和创新,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规划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需全面掌握主要可再生能源资源分布及可开发潜力;提高全球能源互联网消纳可再生能源的效率,需要掌握洲际和区域负荷特性及其与可再生能源出力的互补性。
随着新一轮能源革命的逐步深化,能源大国在能源技术领域投入越来越大,能源和电力技术的需求和创新呈爆发式增长。欧洲、美国、日本等地区和国家在清洁能源、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储能装置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巴西、印度正在积极发展特高压输电。
在全球能源互联环境下,能源与电力技术创新,尤其是新材料、新型输电技术、新型发电技术等技术变革将有力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的建设进程。
运用灵活交流输电解决电网互联关键技术问题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作为国家电网公司重要研发平台,紧密围绕全球能源互联网构建与发展,推动战略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系列重大关键技术突破。这些技术,将深刻改变未来电网形态。
新型灵活交流输电技术——支撑跨国、跨洲远距离输电
在全球能源互联的大背景下,新型灵活交流输电技术将有效支撑跨国、跨洲远距离输电,解决传统交流输电受制于输送功率极限、无功电压控制、系统安全稳定等因素带来的安全问题。
在新型灵活交流输电装置关键技术方面,国外重点研究可控串补、静止同步补偿器、统一潮流控制器、可转换静止补偿器、分布式串联补偿器等FACTS技术并产业化,实现了在超高压电网的应用。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在基于晶闸管器件的FACTS技术研究、装置研制和工程应用等多项技术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15年4月,国网联研院成功研制了代表灵活交流输电技术制高点的UPFC换流阀和控制保护系统,通过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的技术鉴定,填补了我国统一潮流控制器技术空白,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重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