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在能源互联网领域的前景
尽管当前区块链在能源领域应用仍面临着技术、法律与商业模式等方面的挑战,但迎着风口,区块链在能源互联网领域具有广阔前景,并将引领“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发展趋势与潮流。具体来看,将发挥以下作用:
(1)奠定未来能源数字化管控的坚实基础。“互联网+智慧能源”需要推进能源网络与物联网之间信息设施的连接与深度融合,进一步实现高效集成与智能化调控,而这一切均离不开对能源系统运行状态的数字化感知与管控。
区块链能够真正实现对能源的数字化精准管理,并确保数据的不可篡改。以电力为例,一方面,未来能够针对每度电的来源建立数字映射关系,从源头生产、接入、运输到终端使用,实现追溯、精确管理和结算;另一方面,实现电力数据信息的智能采集、自动传输、分布存储、高效处理和安全共享,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不可篡改。
(2)构建智能交互、可信任的生态系统。构建能源互联网的开放共享体系,智能交互、彼此互信是前提。通过区块链则能够实现低成本的点对点价值传递,降低多方主体彼此建立信任的成本。从未来发展来看,“区块链”可能是未来建立信用的主要方式,利用大数据实现分布式记账,参与的主体越多,信用则越可靠,从而最终构建基于信任的能源互联网生态系统。
例如,基于区块链构建涵盖设备供应商、中间服务商、专业运维服务商、金融机构等主体灵活自主参与的资产设备运维生态系统。在整个系统中,设备供应商可同时发挥中间服务商的作用,提供类似滴滴打车的服务功能,一方面对接采购业主,一方面对接专业运维服务商。通过建立智慧云,实时监测自身提供的专业设备,通过状态评估、智能诊断进行预警,业主在“互联网+”平台上搜索合适的服务提供商,平台进行实时报价匹配,为业主提供服务。
此外,区块链对于从局部区域着手,推动能源网络分层分区互联和能源资源的全局管理,支持终端用户实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平等参与和能量共享也将发挥显著作用。
(3)“区块链+物联网”强强联手,实现在能源领域的深度应用。从源头着眼,在数据信息接入方面,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设备信息互联互通与接入;在数据信息采集方面,推进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的高效集成,实现设备状态、外部环境实时感知与在线监测;在数据信息处理与应用方面,则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智能化的决策调控与自主交易。
例如,IBM和三星公司已联合开发ADEPT系统(自动去中心化点对点遥测技术系统),使用区块链数据库建立一个分布式设备网络(一种去中心化物联网),由ADEPT来提供一种安全并且成本低的设备连接方式,通过“智能合约”来发布命令、执行逻辑操作、进而产生可信任的本地指令,实现互联设备间的自动控制和自主交易。
(4)推进能源互联网与金融领域的有机融合。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应用的天然属性,将有力推进能源互联网与金融领域的深度融合。未来能源区块链的发展需要把金融、能源技术、信息技术有机融合起来。
以分布式光伏电站领域为例,当前投资人的困扰在于如何保障电站的质量、保持稳定的收入,如何降低维护成本,如何提升项目融资性等等。此外,没有电站质量的保证,光伏系统的发电量和长期现金流都无法保证,市场上就没有长期持有者敢于接手电站运营;没有光伏电站的保险体系,投资机构会觉得项目风险不明确且缺少分担而放弃投资,从而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面对上述利益相关方众多、行业参与主体之间缺乏互信的局面,利用区块链技术,则可以基于分布式记账实现彼此互信,利益相关方点对点直接沟通、需求波动自动响应,以及实现电站收益证券化等。
(作者简介:栾昊,赵简,国网能源研究院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