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来说,虽然行业的历程不长,但几乎每天都要面对新的问题与选择。在刚刚结束的2016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论坛上,与会者再次围绕新能源汽车下一阶段的发展展开了讨论。来自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政府部门的代表,释放了诸多供给侧管理信号。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新能源汽车将迎来规则的重大变化。
真正让市场做主
作为在旧产业尚处巅峰时出现的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史中,补贴无疑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在巨额补贴的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产销量从2009年以前的不足500辆到2015年达到了35万辆,2016年以来,继续保持这种快速增长的势头。
然而,近一年间爆发的“骗补”事件,却让新能源汽车在普通公众心中本就脆弱的形象,遭受严重打击。在追责不法企业的同时,主管部门也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在于政策存在漏洞可钻。补贴高额而轻易可取就是其中之一。
统计显示,2013年至2015年,中央财政共拨付补贴、奖励资金284.44亿元。地方财政2013年至2015年拨付补助资金合计200多亿元。中央与地方合计补贴484.44亿元。有媒体统计,这意味着中国平均每辆新能源汽车补贴11.5万元,约折合1.86万美元。而美国加州自2010年3月至2016年6月为15.3万辆新能源汽车退税,共计退税3.26亿美元,平均每辆新能源汽车退税0.21万美元。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强度是美国的9倍,补贴额度过高。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在论坛上表示,除了骗补,新能源汽车推广还存在其他问题。目前列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目录里的车型共3411款,但产量达到1000辆以上的未超过100个。其中,227个乘用车车型中,产量在1000辆以上的只有43个。数据表明,我国车企为了拿到高额补贴,按照补贴标准大肆“拼制”新能源汽车,如此一来,虽然达到了补贴标准,但在安全问题和综合性能上出现了弊端。
对新能源汽车的财政扶持,中央财政则将实现从政策的拉动型向市场驱动型转变。宋秋玲在会上表示:“在补贴政策上,财政部将建立遴选和淘汰机制,提高技术门槛,强化补贴政策对促进技术进步的正向激励作用;同时落实好补贴政策退坡,增加企业向市场求生存、求发展的紧迫感;健全监督监管体系,严格追究骗补企业的相关责任。”
从近期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政策以及相关政府官员的解读来看,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政策调整的方向,将通过新的政策方式,从补贴转向奖惩,让市场而不再是行政成为企业的动机,进而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创新发展。
以“碳”换“补”
这一新的政策转变方式,便是碳配额。
8月2日,国家发改委印发《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力求以碳配额交易替代现行的补贴政策,成为以市场化手段推动机动车产能绿色化的创新支点,并拟于全国碳市场启动运行的2017年开始试行,2018年正式实施。
有专家表示,推出以“碳”换“补”的目的,是在补贴政策退坡的过程中防范企业骗补,同时通过市场力量激励和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把更多资源投入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创新上,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系数。
所谓新能源汽车碳配额,即二氧化碳减排配额,是新能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与燃油汽车相比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意见稿》明确指出,企业根据应承担的新能源汽车比例要求,计算出应减排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即企业必须上缴的新能源汽车碳配额总量。企业可以通过生产和销售新能源汽车达到碳配额总量要求,也可通过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向有多余碳配额的企业购买。
新能源汽车碳配额制借鉴了美国加州“零排放车辆积分交易制度”(ZEV),ZEV其核心为政府强制限定企业环保型汽车的销售比例,汽车产品的碳排放量越高,积分越高。企业偿还积分,一是生产零排放的汽车;二是向其他积分富余的车企购买积分;三是接受州政府的罚款。
在国家发改委看来,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既能解决中国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和安全系数不足的问题,又能建立燃油汽车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有效机制,接力退坡的财税扶持政策,从而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重要的制度保障。同时这种市场化的管理手段,更能推动新能源汽车真正实现商业化:技术先进、市场认可度高的产品能够获得财政补贴,可以推动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有效弥补成本投入,提升产品质量,树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