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基于实物的互联网,它的出现离不开无线通信、智能移动设备、大数据、处理器、传感器等领域在过去十年间的快速发展。
其中,传感器的发展。包括基于光学、压力、电磁场等原理的物理传感器,基于化学反应的传感器等,集成性、灵敏度以及成本方面做得越来越好。
网络架构方面,基于蓝牙、Wi-Fi、LTE等协议的无线网络形式越来越成熟,无线基站信号逐渐覆盖大部分的城市区域。
此外,人力和计算机的结合分工也越来越明确,实现的相对灵敏的数字网络输入、处理、执行和反馈机制。
物联网的市场规模
物联网PaaS平台Xively分析显示,截至2020年,全球将有400-800亿设备接入物联网,其中政府设备至少占77亿,总金额约21亿美元,预计投资回报为47亿美元,人均拥有的物联网设备将有10台。Gartner的市场调研报告认为,全球每秒接入物联网的设备将达63台,也就是每天550万台,预计2015-2020年间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千亿量级。
企业方面,截至2020年物联网设备预计达112亿台,价值30亿美元,预计创收76亿美元。这将为30%的公司创造营收项目,29%的公司将采用新的工作和决策处理方式,23%将改变现有的业务模型,17%能够利用物联网科技降低成本,16%将借此机会进入新的领域和新的市场,13%将对科技投入更多的资金,9%将仍然保留固有的商业模式,8%将面对更多的创业者加入行业竞争,7%将加强与竞争者的合作关系。
此外,据PwC数据显示,35%制造业已经采用智能化的传感器,10%预计将在1年内安装,8%预计3年内完成安装。BIIntelligence认为能源产业,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矿等,5年内将有540万台物联网设备参与探测和开采。交通方面,截至2020年预计将有22000万台物联网汽车。保险方面,SMA调研公司称74%的保险公司高管打算引进物联网科技。
国防方面,Frost&Sullivan报告称2020年将有87亿美元花费在无人机上,预计出台126000台军事机器人。智慧家庭方面,NavigateResearch认为2022年万将有11亿台智能家居产品。农业方面,2020年预计有7500万台物联网设备,年复合增长率月20%。食品服务行业,BI预计2020年也将有7500万台物联网设备,年复合增长率月20%。
基建领域,预计物联网体系年复合增长30%,规模由2014年的360亿美元提高至2019年的1330亿美元,创收4210亿美元,2020年将建10亿座智能通讯基站。零售行业,预计全美将增收444亿美元。医疗行业,HospitalityTechnology调研显示2015年已有31%家医院采用新一代门锁,33%家配备控制体系,16%家拥有联网电视,15%家已经完全用上新科技了。
物流方面,亚马逊的Kiva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保健领域,预计2020年将有64600万台设备被用来关注生活健康。银行方面,目前遍布全球的300多万台ATM已经逐渐配备实时流信息显示功能。智能建筑方面,DaintreeNetworks称43%的美国建筑经理认为物联网将在接下来的两三年影响建筑方式。
大数据的来源
物联网系统的建立需要经过四个阶段:监视、控制、优化、自动化。其中,就像艾希顿所说的,最主要的技术基础就是大数据科技。
那么大数据是怎么生成的呢?
事实上,在我们所生存的环境中,各种各样的设备均能产生数据,大致都基于无处不在的传感器。最常见的比如你揣在兜里到处走的手机啊、你家汪星人带的项圈啊、物流中转中的快递啊、上网冲个浪啊,甚至在各种工程项目当中,大海里也埋着各种传感器。
到2020年,大数据的总量将会较2008年翻44倍,达到35ZB,相当于35个1024*1024*1024TB的量级。而这些数据中的80%都是未结构化的,这样的数据能发挥的价值也相应的降低。
未来大数据的结构化会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分别是体量(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小),分类(要分析各种类型的数据),以及速率(数据也是随时间变化的)。
从现在的视角来看,未来的数据存在四种类型的所有权:个人所有或家庭素有,私人隐私数据,公共数据,以及商业数据机构。
大数据主要来源于各类传感器和网络系统,源数据输入来自实时的智能手机、汽车、无线基站、建筑物、路由等,传送位置、时间、正在使用的服务项目等信息。据统计,2009年全球数据流达800000皮字节,预计2020年将达35泽字节,这其中包括了家庭数据、公共数据、个人数据以及商务数据,但目前80%的数据没有经过很好的整合和结构化。物联网的关键就在于将数据进行点对点的归类和逻辑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