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上海在全国首次试点三表远程自动抄表。
2015年8月13日,上海市政府成立“三表集抄”联合工作组,全力加快试点工作。截至2015年年底,上海共有5000余户居民率先尝到了“三表集抄”的甜头。
2015年9月,国网上海电力根据上海市政府要求,制定了《住宅建筑电能计量技术规范》,对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燃气表、自来水表采集的技术方案、施工方案、验收方案等做出明确规定。上海市住建委副主任邓建平表示,这使得上海成为全国首个将“三表集抄”技术要求纳入住宅地方标准的城市。
助力城市管理互赢
“三表集抄”效果初显,客户收获的是方便,企业收获的是效益。
随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全覆盖,国网上海电力大幅减少了抄表人员,不仅提高了劳动效率,也减少了人工误差。此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为电网改造、电能质量监测提供了数据支撑,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当供电、供水、燃气这三类公共事业单位携手后,国网上海电力的效益不仅将向其他行业辐射,也为城市管理的创新夯下基石。
“三表集抄”后,供水、燃气两个行业有了显而易见的成效,数量可观的抄表员从简单劳动中迎来转型,为有限人力资源转向其他岗位提供了可能。从城市管理维度审视“三表集抄”则不难发现,实现公共事业数据一体化远程集采集抄能源消费管理新模式是国家“互联网”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础,基于新兴技术手段打破行业间的壁垒,有利于社会公共资源整合利用,为功能类似的管理架构作减法,以“合并同类项”的方式盘活宝贵的人力资源,提升各能源企业的精益化管理水平,将为城市发展释放出更多的“劳动力红利”。
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马静如此评价:“‘三表集抄’是整合现有采集系统资源,减少资源重复和投资建设,推广‘智慧城市’建设成果的一项具体实践。”
同样,凭借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科技的东风,原本“高价值、低利用”的客户数据将被真正深度挖掘应用,这不仅可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导航,也将在城市公共领域的远景决策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根据此前签署的三方签署的协议:上海燃气集团将力争实现2016年10万户、2017年20万户、2020年200万户的目标;上海水务集团在试点区域新建住宅逐步采用带有采集功能的智能水表,通过国网上海电力已建成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居民用水量的远程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