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若不破除老旧政绩观 智慧城市建设反会浪费资源(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每经网  作者:冯彪  2016/8/1 10:00:24  我要投稿  

我们注意到个别地方政府把智慧城市建立在一种政绩观的基础之上。某些地方投入巨资,自己出面建设各类所谓的大数据中心、智慧城市方案,但往往造成设施碎片化和形象工程,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反而造成资源的浪费,这方面确实该降降温。

我们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满足每一个城乡居民的需求上,来解决居民的就业、生活方便的问题。只有真正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智慧城市才有可能激发新的创新产品的产生,也会带动整个需求水平的提高。另外,地方政府也应该把更多的事情交给企业来主导。

记者:那么,在推动智慧城市过程中,政府职能和企业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李铁:智慧城市源于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技术的创新,这些创新和发展主要来源于企业。虽然智慧城市是从城市的角度来谈智能技术的应用,其中也涉及政府提供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内容,但更多是关系到城市居民怎样通过市场和智能技术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

智慧家庭、智慧社区的各项服务最好还是由企业来配置。因为企业出于成本收益方面的考虑,会认真分析需求后再进行投入,企业也会不断地去发现社会需求,提升社会需求,这样使资源配置更有效,而各级政府较难实现这一点。如果政府有某方面需求,也可以通过向企业购买服务的形式或PPP模式去实现。

地方政府应该利用各种政策平台,来引导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主导性作用,让不同的企业跨界协调配合。同时,政府还需要开放数据源,把政府的数据源和新移动端的数据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谈方向:从碎片化项目到系统融合

记者:如何理解您所说的智慧城市碎片化?又该如何破解?

李铁:现在的智慧城市很大程度上仍是碎片化的。比如一个企业,即使把自己的数据以智能化方式接入互联网,也不算完全实现了智慧城市,因为还没有和其他城市、其他社区有机地结合起来。

每个企业都把自己说成建设智慧城市的代表,并向地方政府兜售自己的方案。单个企业为城市设计的智慧方案只会放大企业自身的利益。智慧城市应该是大量智慧项目的系统性整合,将不同的智慧项目融合到一个平台上。比如现在的家用电器都是彼此分割的,未来会整合到一起,一个手机就能控制所有设备。城市各类项目也一样,需要整合。

这就需要很多企业一起参与互补,既包括IT企业,也包括房地产企业,可以跨界合作,实现智慧项目从碎片化走向系统融合。这方面也需要城市有一个系统的、顶层设计式的规划。

记者:各种智慧项目的互联互通,在国际上有成功案例吗?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李铁:我在日本曾参观过一个只有25000人的小城市,通过智能方式把社区所有智能系统和家庭都结合在了一起。在那里,建筑材料是清洁、低碳的,所有的电视机、冰箱、电风扇等电器都是系统化管理,人一走灯就灭了,人还没回到家,空调就知道什么时候该提前打开。这样的智慧家庭又和社区连接在了一起,社区有智能控制中心,根据用电情况自动调节,还能根据节能状况对每个家庭进行奖励。像这样的智能化社区,和以低碳为目标的智慧管理系统,我们就称之为智慧城市。

日本的经验就是互联网、大型电器商和房地产商结合,以房地产商为龙头,带动所有的设计商和电器供应商等形成智能和智慧核心。中国也肯定可以做到。事实上,我们现在也正在这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在此基础上还创造性地加入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参与。

记者:您认为未来智慧城市建设还需关注哪些问题?

李铁:我认为,智慧城市要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紧密地结合。这些年我们和各个国家进行城市化合作,我们看到的经验,智慧城市永远和低碳、可持续联系在一起的,永远是和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联系在一起的,永远是和提高人在城市的这种密度提高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怎样来降低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低碳的城市化道路,恐怕是智慧城市不可回避的一个大前提。

另一方面,智慧城市更应该发挥新媒体、移动端的作用。传统的数据库有一大部分属于上报数据,但是新的数据更多来源于每个人,每一个手机,每一个基站它所覆盖的网络。这样一个以每个人为基础的数据端,会更真实地体现我们空间中人所发生的各种变化。因此智慧城市需要将传统数据和新媒体端的数据有效结合起来。当然,智慧城市的发展程度将依赖于互联网的发展程度。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