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加快特高压及陕北各级电网建设,推动陕北煤电与新能源、陕南水电三个能源基地高端化发展,推进陕西由能源大省向能源强省、经济强省转变。
推动新能源并网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国网陕西电力积极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支持、欢迎、服务”光伏产业发展工作要求,构建太阳能开发利用和配置平台,推进光伏并网项目快速接入。截至今年6月底,国网陕西电力已累计实现分布式并网发电348户、发电容量7.64万千瓦。
陕西是我国的能源大省,不仅拥有位居全国前列的煤、油、气等传统能源,风、光、水力资源蕴藏也十分丰富。其中,全省水力资源经济可开发量为650.2万千瓦,全省太阳总辐射量为4100~5600兆焦/平方米˙年,陕北风能资源可利用区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在176~290瓦/平方米,年有效风速时数多大于6500小时,可规划建设风电装机超过1200万千瓦。初步推算,全省目前具备风电开发条件的区域可装机规模在1800万千瓦。
然而,从陕西电力需求和配置能力来看,陕西全省煤炭、水等资源总计可支撑电力装机达1.4亿千瓦,其中煤电7000万千瓦及以上,陕北新能源约6000万千瓦,陕南水电约1000万千瓦,但目前全省发电总装机仅有3773万千瓦,省内电力需求量仅占总生产量的30%左右;电力外送能力仅771万千瓦,与陕西拥有的资源禀赋极不相称。
“十三五”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陕西重点培育“电力外送、新能源、资源深度转化”三个增长点。
国网陕西电力2016年“两会”工作报告中指出,站在“一带一路”战略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要把握陕西独特的区位优势、能源禀赋和战略先机,努力把陕西电网打造成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电网,形成集现代网络技术、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于一体,联接全省大型能源基地、分布式电源和用电客户的陕西能源互联网,使其全面融入并强力支撑中国能源互联网,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贡献智慧、注入动力。
加大电力外送实现大范围优化配置
7月的陕北,天朗气清。走进榆林市定边、靖边、横山等县,富集的太阳能与风能资源在这里汇集,广袤的黄土高原上矗立着一座座风机,大片的盐碱荒漠地带布满一排排太阳能发电板。
在榆林小壕兔新能源产业园区,工人们正在紧张地组装太阳能发电板,榆林市榆阳区委书记苗丰向记者介绍:“这里是陕西全省最大单体集中光伏发电厂,这些发电板因为采用了全球最先进的追日系统,可以像向日葵那样随着太阳转动,每块一天就能发电1.5度。”
小壕兔新能源产业园区占地170平方公里,目前已经有比亚迪、隆源、协合等知名企业,共14个光伏、风电项目入驻。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发电量30亿度,可满足150万个家庭一年的用电,实现产值10亿多元。苗丰表示,这个园区建成后每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0万吨,二氧化硫8万多吨,也就是说每年可以节约标准煤100万吨。同时,光伏板下面发展现代农业,为农民增收致富增加了一条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