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资料必须全透明经验可向他国借鉴
“如果由市场来定能源价格的话,供给资料的透明度必须很高。”岳启尧强调。他表示,市场定价机制决定供需双方要掌握准确的供需资料,才能够形成稳定合理的价格,投资者才能有信心。当电力市场成熟之后,就会衍生出新的金融产品,比如具备保险特性的期货。
如何才能推断供需数据?怎样有效透明公开相关资料?岳启尧表示,首先,需要有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来预测影响电力供给的因素,如果是风力发电,就要测风;如果是光伏发电,就要测光,这是对客观因素的预测。突发情况的透明,也极为重要。政府需要在电力交易中心设定平台,在相关平台上发布相关信息,比如电站是否出现故障,发电情况是否受到影响,要马上告知电网。
“做电力交易与股票交易有一点不同,这是一个非常基本的东西,就是供需的问题,如果很懂供和需,就可以做好选择,买还是卖。”他说。
他以新加坡、韩国、日本为例。新加坡方面,透明度很高,电站的大维修、小维修,地区的供给、容量等,都会在电力交易中心,在网站上公开。
菲律宾方面,曾经出现过国家电力供应紧张、电价飙升十几倍的情况,菲律宾政府过多的干预电力市场,也使得其市场化进程极为缓慢。
韩国方面,与中国最为相似。韩国有自己的国家电力公司,其售电、输配电、发电以及电力交易所都100%自己控制,今年6月,韩国表示将把6家中的5家国家电力公司上市,逐渐私有化,产生了许多新的售电公司,目前有超过300家,这之中包括超市、饭店等可售卖自己不用的自备电。为了遏制市场垄断,日本政府要求到2020年前,电力公司将不再进行输配电业务,这一业务或卖给第三方,或独立。
对中国电力企业在电改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岳启尧首先表示,挑战是存在的。传统电力公司所做的就是发电,市场就是电网一家,不用担心赢利的问题。但未来这一情况将有较大改变。他对中国的电改非常有信心。他表示,中国的电力政策透明度不错,近期也设立了电力交易中心,不会因政策的不稳定性影响电力市场上下波动。另一方面,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学习电改相关经验。“那个时候叫做竞价上网,现在叫电力交易,其实是同样的概念。”岳启尧说。中国在市场定价方面的经验丰富,并且相关部委和机构同海外政府和机构经常互通有无,相互学习。“我对中国非常有信心”,岳启尧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