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如果我说,5年之后,我们将可以使用类似微信这样的智能终端APP,来发一个能量块给你的机器人,发一个能量红包给你的电动车,也许大家还会觉得这一切离我们很遥远。
但我今天就是要告诉你们,这已是在做的现实——人人皆可在未来售电。
今天,在这样一个庞大的能源体系中,我来给大家撕开一个小角,去尝试性地看一下这个行业正在发生的变革。
能源互联网时代已来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三个人。左边是埃隆˙马斯克,特斯拉的创始人;中间这位是SoftBank软银的总裁孙正义,也是当年投了马云的阿里巴巴声名鹊起到现在;最右边的是库克,苹果现任CEO。
这三个男人的共性是什么?三人所在的公司表面上看起来,一家是汽车公司,一家是银行、投资公司,一家手机制造商,但其实现均属能源公司。
特斯拉已经宣称,“我不是一家汽车公司,我是一家能源互联网公司”。软银的孙正义在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上公开说,“软银已经是日本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投资公司。”苹果则在上个星期刚刚宣布成立苹果的售电公司,由苹果的AppleEnergy来从事售电。
这些行业里最顶尖的公司,为什么在不断展现这样的趋势?为什么他们要从一家IT或者是投资金融的公司走向能源互联网公司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在这个世界里,能源已经成为当下我们谈“互联网+”、谈科技融合的时候,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特斯拉近期收购了Solarcity(太阳城)这样一个公司,来完成它能源互联网的闭环。特斯拉的电动汽车代表的是移动交通工具,是电动汽车,它还推出了powerwall(能源墙)。在家庭里面给你提供储能的设备,这是两个硬件,一个应对的是交通,一个应对的是能源。 Solarcity代表的是什么?代表的是一种共享经济能源模式,你可以把屋顶借给我,我帮你来做光伏,然后我分你收益,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Uber在能源领域的应用。这样一来,特斯拉就形成了硬件、软件、运营、生产等平台的对接,从而形成能源互联网这样一个闭环。
电到底是什么东西?
我们在初、高中的课本上已经不断接触电的知识。而我要放在第一位的是,它的属性:电是24小时的商品。这个商品特性是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甚至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被任何一个物理学家所认识到。
因为有更多的可再生能源,比如风力和光伏都是不可控制的,是依赖于天气变化而存在的能源生产形式。每一刻,它的供需趋势都在发生变化。
但是,如果电是按照现在德国、美国的电力市场上正常交易,24个小时之内,它的价格区间会从几十欧元到一百欧元,甚至负的电价也有。这种金融投资特性和可利用的空间是非常大的。
而这恰恰是因为在有了更多绿色和新能源的状况下,才逐渐被发现电具有这样的特性。我们应逐渐去利用这个特性,为社会带来更多优化可能的基础。
电本身不是一个物质,它跟水和气,和煤,和石油有本质的区别,它是一个能量。电最大的优势是,可以用来做电磁波,传到很远的地方去进行通讯。 在这个世界里,我们之所以有这么大的电网来运营,就是因为电必须随时随地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理论上说,如果你现在开了一盏灯,一定有人会在某一刻添那么一铲煤。
这种平衡性,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游泳池里不断地进水,不断地出水。如果要游泳的话,必须保持进量和出量是一样的,不然就没有水了,或者水漫出来了,这都是不行的。
我尝试过很多比喻来解释这个问题。最后,我太太告诉我,电是一种爱。她经常跟我讲,爱情其实很简单,就是你对我有多好,我就对你有多好。如果我对她不够好,我们每个人可能会在忙于工作的时候忽略家人,那可能就会被骂。然后,你就得道歉,得花很多方式去补充,比如买爱马仕。
反过来,如果你太溺爱了,太多了也不行,对方就会觉得没有自由。所以,我觉得电确实是一种爱,它必须随时的平衡,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无处不在,它其实非常需要你去感受到它。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它。其实,每时每刻都有很多人在为了我们能够用电,去保护它,去完成它的运行。
但是,我们大部分人其实意识不到这个问题,意识不到电是一种能量。